【铁路记忆】轨道上的脚踏车

标签:
杨祥君摄影内蒙古乌海北方 |
分类: 04.原创-*-【纪实摄影】 |




轨道上的脚踏车
最近,在一个老旧的铁路材料库,偶然见到了久违的铁路轨道脚踏车,倍感亲切。
铁路脚踏车实际上就是四个轮子的轨道自行车。车轮采用火车轮毂的原理和国铁标准1435mm的轨距,又借用了脚踏板和链条传动方式,如同人们平时骑得自行车,只是前后共四组脚踏板和链条,可以由四个人同时蹬车在轨道上运行,中间有放置工具物料或供人临时乘坐的平台,大约是一个双人床的面积。
面前这个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老古董,已是残缺不齐,锈迹斑斑,但依然让人联想到昔日运行在铁路线上的风采。轨道脚踏车曾在铁路的维护和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代表着我国铁路发展的一段历史和岁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铁路沿线各个养路工区也都有这样的脚蹬车,尤其在沙漠铁路乌(达)吉(蓝泰)线,环境特殊,交通不便,是铁路养护维修运送人员和物料的日常主要车辆,笔者也曾在沿线使用过这种轨道脚踏车。那个年代,沿线的职工们迎着朝阳出工,伴着夕阳收工,每天蹬着脚踏车行进在铁路线上,车上载着工具、物料、午饭及饮用水,同时也载着梦想和希冀、疲惫和苦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春伴着车轮旋转,年华在轨道上伸延。
我想,每一个“老铁路”都会触动感情深处的记忆,都会讲出一些与脚蹬车相关的经历和故事。
七十年代的沙漠铁路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半道工区的职工突发疾病,情况危急,正值列车运行的空当,打电话向漠外求援没有适时的车能救急,情急之中人们便想到用脚踏车送病人,要知道脚踏车是人力车,平时维护线路只是在五公里以内的短程运行。尽管如此,几名工人硬是蹬着脚踏车艰难运行了六十多公里,终于将病人送到了沙漠外最近的三道坎铁路卫生院。可见,脚踏车不仅是上下班的运输工具,在特殊情况下还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铁路脚踏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50年代,当时维护人员就运用手动或脚踏的“轨道自行车”沿着轨道行驶,运送施工人员和物料。笔者曾在影片中看到过詹天佑时代的手动轨道车从铁路线上驰骋的画面。
铁路沿线使用轨道脚踏车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成为“老铁路”们情感深处的永恒记忆。通过这组照片,让我们从中触摸和感受一些过去的时光和岁月吧!
已经退出铁路行业的轨道脚踏车,却在国内外有些旅游景区被热门运用。据说最先起源于美国西部,一些人利用废弃的铁路,制造了铁路自行车用于旅游观光,这种车分为2人座、4人座,车架设计有双排双座、单排双座、单排四座等等,而且外观也都多姿多彩很漂亮。
试想,从车站出发,一家亲友合力蹬踏着自行车,车轮在阻力很小的光滑铁轨上飞旋,穿过山林,穿过原野;沐浴着清风,欣赏着美景,会是怎样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呢!
请看如下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