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之识字写字

(2012-10-31 13:51:50)
标签:

语文课标解读

总目标

识字写字

杂谈

分类: 课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总目标与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将目标和内容融在一起,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未设内容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所有学生通过 本门课程应达到的目标。

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处于主要地位。

1、坚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三个维度”)一个目标(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在十条总目标中,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其中,第一、二条侧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第三、四、五条侧重“过程和方法;后5条侧重于“知识和能力”,并且大致按照识字、阅读、写作(写话、习作)

二、识字和写字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一)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任何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都会注重本国文化、价值观的教育,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文体的根,因此,从小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学段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学段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第三学段在书写中体会汉字优美

另外,学生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生能否独立识字是识字教学的关键,课标中有明确而连贯的要求)

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第二学段有初步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第三学段有较强独立识字的能力

多研究字理,少平均使力。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就要教学生逐步领会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比如认识了基本汉字“东”,学生能根据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栋”;认识了象形字、指事、会意等不同类别的字,能从中享受汉字带来的乐趣。多研究字理,不仅能对不同“汉字个体”采取不同的识字方法,而且能自然地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二)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图片会认的字,会写的字 生字表1生字表2

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2011版新课标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实验稿”提倡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

会认”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中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意、会写、会用;

“会写”要求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认写分流,减轻学生负担。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的认字,保证学生的认字量能够让学生进入能独立阅读的状态,能为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少写则是考虑孩子的手指肌肉不够发达,过度写字对正常发育不利,写字的能力与认字的能力不是完全同步的,如果会认的都要求会写,大量的写字或加重学生负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反倒会制约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数量的发展,所以我们坚持多认少写的基本原则。

(三)先认先写,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写字教学评价的建议:“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 “先认先写”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反映出对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经验的借鉴。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做准备。《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即高频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功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好“附录”中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A、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课标后附录中,收录了300个基本字表,17个部首,300字多数是独体字,是出现频率高的字,最常用的部件,构字率最高的部件。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要先学这300个字。

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 300 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

B、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3500个常用字是整个小学初中九年要完成的,按照音序排列的。表一:2500个常用字(小学阶段完成),表二1000个次常用字(小学初中要共同完成);课标不厚,这两个字表就占了近一半,38页。字量、字种、字序都体现出来。3500个字是义务教育阶段识字要求,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会写2500个。

这一字表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

(五)高度重视写字的姿势与习惯。

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都始终要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一学段: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良好的书写习惯

(1)书写姿势方面的习惯

书写姿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执笔的姿势;二是坐的姿势。执笔是为了更好地运笔。古人说得好,“执笔无定法,要使虚更宽”,“指实掌虚”。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指实掌虚呢?就是要做到五个手指弯曲,并且用手指的前端执笔,这样才能做到指实掌虚。如果你不用手指的最前端握笔,而是用手指的中断握笔,那么手腕就不灵活了。

执笔最常见的毛病是大拇指太靠前,压在了食指上,这样就做不到掌虚了,做不到掌虚,手腕就不灵活了;另外有人执笔太用力、太死。用力应以松紧适度为宜,这个“度”指的是在写字时能执笔稳健、挥洒自如,字的“力量”不是靠用猛力写出来的,而是靠笔画的准确、结构的安排来达到的。

(2)正确运笔的习惯

汉字是由横、竖、撇、点、折五种基本笔画和它们的变形笔画构成的。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是写好字的基础。要想写好基本笔画,首先得把基本笔画的形状记住,这就需要观察。有些学生练字的时候,最大的毛病就是不会观察,也不观察。临帖固然重要,但读帖更重要。杨守敬说过,“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读次之,多写又次之,”足以说明“读”的重要性。其实,笔画的形状和字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不是靠临写得来的,而是靠观察得来的。

(3)想好再写的习惯

许多学生写字时习惯边看边写,即看一笔写一笔,或看一个部件写一个部件,这样做不但影响了字的美观,而且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速度。在平时的写字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养成“想好再写”的习惯。“想”指的是要认真观察笔画的变化、结构的处理,认真分析笔顺的规则,达到“意在笔先”,做到“观察认真,书写一气呵成”。

(4)按正确笔顺书写的习惯

汉字的笔顺就是一个字中每一个笔画书写的先后顺序。特定的笔顺,一是为了写字的简洁和方便,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书写中气韵的连贯。一个字是一个整体,一篇字也是一个整体,应该做到一气呵成,行笔连贯。因此,写字时一定要按正确的笔顺去书写,否则,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就不容易纠正了。

如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一、保持正确的姿势

1、正确的坐姿:①头正、肩平、身直、足安;②“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

2、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正确使用书写工具——笔

1、正确使用铅笔:①选用HB木质铅笔;②笔写粗了,可转动笔杆,调整笔尖角度即可变细;③执笔轻松,落笔力量适中;④不写时应放入笔盒

2、正确使用钢笔:①写前检测出水是否顺畅;②笔尖受力均匀,不能用力太大;③不写时立即套上笔帽;④钢笔不出水时,切勿乱甩;⑤每月清洗一次

三、在田字格中认真地写字

1、细心描红;2、认清笔画的位置;3、认真临写

四、在方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格局中,上下左右间距相等;2、大小一致;3、标点占格,于左下格居中

五、在横条格中认真地写字

1、字局格中,占三分之二;2、大小一致;3、字距相等

六、具有认真书写的态度

1、保持本面清洁,减少擦除;2、字迹清楚;3、有一定的速度;4、善观察,善比较,乐于矫正;5、明确“提笔就是练字时”

教师在训练中应遵循三个原则:示范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精讲多练;趣味性与激励性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感受乐趣;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原则,明确“提笔就是练字时”的道理。

(六)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给足时间,强化指导。

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教学建议: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1-6年级语文课每天安排10分钟练字,做到天天练,每天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习写字,”

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一是“教师指导”,二者互为前提,若没有足够的时间保证,教师指导就会落空;若有时间而缺乏教师指导,质量就难以保证,只有时间和指导互相配合,才能取得理想效果。“10分钟”和“教师指导”都是刚性要求、也是保底要求,是“每天的语文课”必须完成的任务.

A10分钟随堂练习·是否每节课都要体现这样的要求?·对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意味着什么?·该如何把握练习的目标与内容?

         “要落实“10分钟”,教师必须要减少阅读课中繁琐分析,做到目标相对集中,环节尽量简约,追求一课一得,挤出宝贵时间用于学生写字。

         “10分钟”是一次性用,还是分散在一节课中进行,是安排在课前用于听写,课中用于生字书写,还是课尾完成抄写等作业,教师可以视课时进度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B写字一定要保证时间,加强指导,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在学习写字初期,更要加强指导。

《如何落实写字的“10分钟”》

•    10分钟里练什么,课标已明示,是随堂练习,也就是说,在语文课上,要围绕课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写字教学和训练。

•    一年级上册,以书写简单的独体字为主,逐步想学写基本笔画。指导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坐姿;引导学生观察每个笔画的高低、长短、斜正、收放等,手把手地教好每个笔画的运笔,力争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

•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二年级上册,以写好偏旁、部首为重点,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独体字成为偏旁、部首后发生的变化,发现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写好每一个偏旁、部首,从而写好整个字。

•     三四年级,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所有笔画以及大多数的偏旁,写字练习的重点应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学习向背、呼应、避让、穿插等组合规律,重点指导上下、左右、上中下、左中右、半包围、全包围、品字形等几类结构的书写,教师宜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字重点指导,以达到举一反三之效。

•     五六年级,教材中编排的生字比中年级减少,学生也已掌握了书写的基本规律。大部分的生字,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去指导课文出现的难写字和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如寇、鼎、撇等字。

•    此外,中高年段除了生字书写指导的重点外,还要加强课内其他书写练习的指导。如三四年级课文后面安排了较多摘抄句子和段落的书写练习。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抄写句子,做到工整美观。如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谦让,大小要匀称,排列要整齐等。段落的抄写开头要空两格,顶格一般不写标点,标点符号要写规范等。到了高年级,课文后设计了较多小练笔的作业,教师应重点指导小练笔的书写,在保证一定的书写速度的基础上,做到行款整齐。如要求想好再写,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尽量少涂改,保持卷面整洁等,帮助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从而达到课标中提出的“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注重写字的质量,切实提高书写水平,避免大量,机械的书写训练。(学生作业大量的机械抄写生字生词,写几遍几十遍,不仅没有很好的效果,反而影响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那么影响了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七)多方法巧策略,少机械拒重复。新课标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及策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强调提高识字效率的手段和方法。我国汉字充孕着音韵的美、结构的美和意义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识字教学过程放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不是简单的读读写写。

有水河水清,有言说声请,有日天气晴,有心好交情,有目大眼睛"韵语识字

禾木旁

与庄稼(农作物)有关

秆秒租和秋种

白字旁

与白色或明亮有关

泉的皎皓

鸟字旁

与鸟有关

鸭鸡鹅鸣

病字头

与疾病有关

疗疯痒疾病疼

字簇识字月(肉)表示身体部位, 如胳膊脚腿脑;

      字理识字 灾 

(八)关于汉语拼音

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教学建议: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评价建议;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我们要教好汉语拼音依据什么,依据课标中提出来的汉语拼音的三个功能帮助识字,帮助正音,帮助学习普通话。我们的教学要围绕这三个功能教,最基本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准确的拼读音节。教会学生,使学生能准确的拼读音节,慢慢的做到熟练。课标中不要求直呼音节。

汉语拼音在书写上的要求书写声母、韵母、音节,指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背写,关于汉语拼音要注意三点:A、准确拼读,逐渐达到熟练。B、直呼音节不是课标要求。C、只要求抄写声母、韵母、音节,不要求背写。默写音节会加重学生负担。

学了拼音要引导学生用,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准容易读错的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学说普通话,引导学生关注汉语拼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看校园街道哪些地方用的拼音,报刊杂志哪些地方用的拼音,关注汉语拼音的运用,低年级在学生写字量不足的情况下不会写的字也可以用汉语拼音代替要写的字。

(九)评价建议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