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0年前的庞氏骗局的套路,为什么放到现在还有人受骗?

(2024-04-21 15:52:43)
标签:

曲鹞奇

十堰柏和心理

十堰心理督导

十堰心理师培训

十堰心理咨询师


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十堰柏和心理 邹悦

 

最近几年出现大量资金盘爆雷的事情这种骗术是一个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在1919年发明的。庞氏骗局是对投资领域金融诈骗的称呼,也是投资骗局的始祖。


中国,庞氏骗局也被称为东墙补西墙或者空手套白狼,简单的理解就是利用新投资者的钱,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人、更多的投资。

 

马克思《资本论》的注脚中十分著名的话如果有20%的利润资本就会蠢蠢欲动,如果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茂县,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的法律。这句话也可以改一下,当利润高到一定程度,投资者的智力和判断能力就会选择性失效。


这么一个始于1919年的拙劣骗术,为什么在近百年之后还会让很多人上当?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沉没成本。当你对一件事情、一段关系、一份爱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之后,即使当你发现回报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你也不敢轻易放弃。因为放弃就意味着你之前的大量投入了水漂。

 

庞氏骗局的受害者不乏那些押上身家性命的人,他们理性层面可能早就意识到会有风险发生,但是巨大的沉默成本让他们不能相信,也不敢相信风险即将发生。甚至他们为了让自己逃离骗局,还会把身边更多的人拉入到骗局。还我陷入到巨大的风险当中,我要拉下更多的人陪我一起,那么我的创伤就会有更多的人陪我一起分担。


100年前的庞氏骗局的套路,为什么放到现在还有人受骗?

 


第二,光圈效应指的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物品的某种特质给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这个好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于这个人或者对个物品的其他特质就会有更高的评价和信任。比如之前有一群人到4S店与豪车轮流拍照,还有的人拼单去豪华酒店轮流拍照。其实就是利用光圈效应来包装自己,在光圈作用的影响下,这个人的言语和所做的事情就会显得可靠和可信。

 

第三,从众效应,简单的理解就是随大流的思维。当我看到很多人都这么做或这么选择时,如果我做的和他们不一样,就会倍感压力和焦虑,而且大部分人都这么做,我也跟着做,一定不会错。在庞所著的乌合之众一书中说,个体进入到群体当中,他的思维和智力就会随之降低。


 https://p2.itc.cn/images01/20210114/e9840065892e4c2ab4c4f1aa4ab1a784.jpeg


如何辨别这样的金融骗局呢?这也得从人性说起,自古以来,全世界的人几乎都是闷声发大财,这无关于道德,这就是人的本性。在生意中如何去盈利,这也是商业机密,如果一个人大张旗鼓的拉着你去挣钱,并且许诺高额的回报,而且你跟这个人还不是父子母子关系,那么多半你是被这个人当成韭菜。

 

人的另外一个本性就是藏富,当你真的拥有一大箱金子,你是不敢到处炫耀,刻意的炫耀,要么是他并不是真的拥有,要么是他想拉你入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