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 /十堰柏和心理 邹悦
最近在小学生间流行起了一种叫萝卜刀的玩具,容易上手的玩法,鲜亮的颜色,呆萌的造型,非常有辨识度。随着萝卜刀的流行,有一些家长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一位家长一脸认真,痛心疾首的说,这个萝卜刀玩具恐怕是敌对势力或者是特务发明的吧,为的是潜移默化的毒害青少年,激发孩子的内心暴力倾向。
这几天,我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在学校报了武术社团,社团通知为了学习一套新的功夫,要在网上买道具刀和宝剑。这个事情让我陷入了沉思,比萝卜刀更像刀的武术刀剑,只要能用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家长就没有意见,而更不像刀的萝卜刀玩具却遭到了家长的抵制。
有家长说,玩萝卜刀会激发孩子内心里潜在的攻击性,这让我想起我们七零后、八零后这一代小时候玩的玩具有木头做的宝剑、大刀、红缨枪,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玩具枪、小弹弓等等,那时候孩子几乎人手一件,甚至有一些家长会买这些玩具作为孩子的礼物。我们也没听说过当年玩这些玩具的孩子们有哪些形成了暴力倾向。
几年前热播的喜羊羊和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也曾遭到家长的抵制,有些家长认为动画片中红太狼扔平底锅的行为,还有光头强用电锯的行为可能激发孩子的暴力倾向。难道说这些话的家长小的时候没有看过哪吒闹海、黑猫警长、金刚葫芦娃大闹天宫这一类的动画片,那时候这些动画片里所谓的“暴力桥段”可是比喜洋洋和熊出没更加细节具体。是不是曾经的经典动画作品也应该被封禁呢?
这些家长要接受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如果他们的孩子表现出了某些暴力倾向,更可能是与这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和亲子养育有关,而不是因为玩了某种玩具才变得暴力。只是把孩子的一些暴力行为归咎于某一个玩具或者某一部动画片上,这样可以减轻家长的内疚感的责任。
还有的家长说,萝卜刀这个玩具虽然是塑料做的,但是很硬,如果对着人使劲戳的话,也会造成伤害。这样说的话,三角尺、圆规、铅笔、钢笔这些东西如果用来攻击的话,可能实际杀伤力不会比萝卜刀更小。
从这件事儿上我们看出,如果一个东西是用来学习的,家长不会认为这个东西有什么危险性,但这个东西如果是用来玩的,家长可能会想方设法的找出弊端,这是明显的双重标准。
家长担心孩子玩这种高度攻击性、象征化的玩具,会不会引发孩子的暴力倾向?
我觉得家长可能有点高估这个玩具,70后、80后这一代人,他们童年时候所玩的玩具,当时有这几个流行倾向,我记得有打火药片的枪,以及可以吹泡泡的凝胶,可以拍的画片,还有方便面里的收点卡,这些玩具的流行规律都是在几个月的热度之后,突然间销声匿迹,孩子也不再对这些玩具感到有兴趣。
今年孩子的玩具流行趋势,我记得有可以收藏的动漫卡,可以盘的塑料手串,再就是这几个月突然流行起来的萝卜刀,这个玩具即使你不去约束它,它的流行趋势也就是一到两个月,等到这个热度一过,你让孩子玩萝卜刀,他可能也不会有兴趣,反而是成年人的过度强化和禁止,有可能让孩子对某一种玩具产生固化心理。
家长对孩子喜欢的一些玩具和游戏进行抵制,也有可能出于这几种深层原因。
第一,孩子长大以后不再依赖家长,而是通过别的玩具、游戏或别的关系获得快乐,这会让一些人格脆弱的家长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在心理上被抛弃了。比如总是抱怨丈夫玩手机的妻子,她抱怨的真的是手机吗?她抱怨的其实是对她冷落的丈夫。
第二,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对快乐和满足欲望是有压抑的,因为传统文化似乎一直在传达一个概念,凡是成功努力的,都应该是艰苦的、困难的,凡是快乐的、轻松的,都应该是失败的,不思进取的、玩物丧志的。
第三,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某一个玩具或者某一个游戏过度紧张,上纲上线,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内心冲突感,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尤其是让人快乐的东西,都充满了危险和不稳定,这种过度焦虑的养育方式,它的杀伤力比萝卜刀这个玩具更大。
十堰柏和心理服务、十堰心理咨询、十堰心理培训、十堰心理督导、十堰心理辅导、十堰青少年心理、十堰婚恋咨询、十堰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十堰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培训、十堰中科院心理考试
电 话: 0719-8697042
,13797868077 ,13972501690(微信同号)
网 址:
http://www.baihexinli.com/
地
址:十堰市茅箭区浙江路和昌国际城1一期65栋1单元10层9号。
萝卜刀玩具对孩子心理有影响吗?
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 /十堰柏和心理 邹悦
最近在小学生间流行起了一种叫萝卜刀的玩具,容易上手的玩法,鲜亮的颜色,呆萌的造型,非常有辨识度。随着萝卜刀的流行,有一些家长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一位家长一脸认真,痛心疾首的说,这个萝卜刀玩具恐怕是敌对势力或者是特务发明的吧,为的是潜移默化的毒害青少年,激发孩子的内心暴力倾向。
这几天,我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在学校报了武术社团,社团通知为了学习一套新的功夫,要在网上买道具刀和宝剑。这个事情让我陷入了沉思,比萝卜刀更像刀的武术刀剑,只要能用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家长就没有意见,而更不像刀的萝卜刀玩具却遭到了家长的抵制。
有家长说,玩萝卜刀会激发孩子内心里潜在的攻击性,这让我想起我们七零后、八零后这一代小时候玩的玩具有木头做的宝剑、大刀、红缨枪,孙悟空的金箍棒,还有玩具枪、小弹弓等等,那时候孩子几乎人手一件,甚至有一些家长会买这些玩具作为孩子的礼物。我们也没听说过当年玩这些玩具的孩子们有哪些形成了暴力倾向。
几年前热播的喜羊羊和熊出没这两部动画片,也曾遭到家长的抵制,有些家长认为动画片中红太狼扔平底锅的行为,还有光头强用电锯的行为可能激发孩子的暴力倾向。难道说这些话的家长小的时候没有看过哪吒闹海、黑猫警长、金刚葫芦娃大闹天宫这一类的动画片,那时候这些动画片里所谓的“暴力桥段”可是比喜洋洋和熊出没更加细节具体。是不是曾经的经典动画作品也应该被封禁呢?
这些家长要接受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如果他们的孩子表现出了某些暴力倾向,更可能是与这个孩子的原生家庭和亲子养育有关,而不是因为玩了某种玩具才变得暴力。只是把孩子的一些暴力行为归咎于某一个玩具或者某一部动画片上,这样可以减轻家长的内疚感的责任。
还有的家长说,萝卜刀这个玩具虽然是塑料做的,但是很硬,如果对着人使劲戳的话,也会造成伤害。这样说的话,三角尺、圆规、铅笔、钢笔这些东西如果用来攻击的话,可能实际杀伤力不会比萝卜刀更小。
从这件事儿上我们看出,如果一个东西是用来学习的,家长不会认为这个东西有什么危险性,但这个东西如果是用来玩的,家长可能会想方设法的找出弊端,这是明显的双重标准。
家长担心孩子玩这种高度攻击性、象征化的玩具,会不会引发孩子的暴力倾向?
我觉得家长可能有点高估这个玩具,70后、80后这一代人,他们童年时候所玩的玩具,当时有这几个流行倾向,我记得有打火药片的枪,以及可以吹泡泡的凝胶,可以拍的画片,还有方便面里的收点卡,这些玩具的流行规律都是在几个月的热度之后,突然间销声匿迹,孩子也不再对这些玩具感到有兴趣。
今年孩子的玩具流行趋势,我记得有可以收藏的动漫卡,可以盘的塑料手串,再就是这几个月突然流行起来的萝卜刀,这个玩具即使你不去约束它,它的流行趋势也就是一到两个月,等到这个热度一过,你让孩子玩萝卜刀,他可能也不会有兴趣,反而是成年人的过度强化和禁止,有可能让孩子对某一种玩具产生固化心理。
家长对孩子喜欢的一些玩具和游戏进行抵制,也有可能出于这几种深层原因。
第一,孩子长大以后不再依赖家长,而是通过别的玩具、游戏或别的关系获得快乐,这会让一些人格脆弱的家长觉得自己被冷落了,在心理上被抛弃了。比如总是抱怨丈夫玩手机的妻子,她抱怨的真的是手机吗?她抱怨的其实是对她冷落的丈夫。
第二,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对快乐和满足欲望是有压抑的,因为传统文化似乎一直在传达一个概念,凡是成功努力的,都应该是艰苦的、困难的,凡是快乐的、轻松的,都应该是失败的,不思进取的、玩物丧志的。
第三,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某一个玩具或者某一个游戏过度紧张,上纲上线,有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内心冲突感,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东西,尤其是让人快乐的东西,都充满了危险和不稳定,这种过度焦虑的养育方式,它的杀伤力比萝卜刀这个玩具更大。
十堰柏和心理服务、十堰心理咨询、十堰心理培训、十堰心理督导、十堰心理辅导、十堰青少年心理、十堰婚恋咨询、十堰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十堰中科院心理咨询师培训、十堰中科院心理考试
电 话: 0719-8697042 ,13797868077 ,13972501690(微信同号)
网 址: http://www.baihexinli.com/
地 址:十堰市茅箭区浙江路和昌国际城1一期65栋1单元10层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