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大的冷漠,就是只关心学习成绩

2022-11-21 15:14:41

作者/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柏和心理 邹悦

 一提到孩子的教育,绝大多数家长想到的都是“开发智力”“5岁前背300首唐诗”“目标清华北大”……似乎不这么做,孩子就无法成才,就必定被社会抛弃。

 

要想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似乎最好的路径还是高考上个好大学,所以学习成绩,是所有父母最关心的当下。

 

因此有一个理所当然的错误逻辑,父母只要关心学习成绩,就等同于为孩子负责。

 

鲁迅先生曾说过:“父母的存在,不是让子女过上安逸、富足的生活,而在于,当他们想起自己的父母时,心中会充满力量,会感到温暖,会有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自由。”

 

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当中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一项,当孩子确实如家长所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最有可能是以牺牲了孩子的交际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有社会化的能力为代价。

 

当孩子升上了初中、高中之后,人际交往成为孩子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从小就被要求学习要好,而其他能力并不注重的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付日常的交际,这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内心冲突,这种内心冲突又会使孩子学习的能力被内耗,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各种心理障碍。

 

我在咨询中见过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那些从小被严格要求的孩子,升入中学以后,发现自己不足以应对日常的交际,那么这样的孩子在强烈的焦虑之下就会退回到家庭,责备父母没有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玩的能力,自己的见识也非常少。

 

这样的孩子在班级的日常交际当中会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强烈的羞耻感,最终可能会让这个孩子休学在家。

 

在动力学分析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实际上是被家长潜意识当中压抑掉了他的交际能力,孩子没有办法向外发展,就只能在家里陪伴父母。

 

「学习成绩好」是孩子的产出。我们不能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成绩背后的孩子」这个人。

在孩子成长的焦虑中,我们似乎忘记了事物的本质,眼睛只盯着「别人家的孩子」,活在了情绪中。

 

不是给钱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就叫关注孩子这个人。而是要提供足够的精神喂养,让孩子的内心不在孤单,给孩子提供心灵的港湾。

 

教育的基准应该对准孩子自己,人生不是一场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学习成绩好,是自我成长驱动力下的必然结果。

 

 

 

    

十堰柏和心理服务专注于十堰心理咨询师培训、十堰心理咨询师考试、十堰心理督导、十堰企业EAP

电 话: 0719-8697042 ,13797868077 (微信同号)

网 址: http://www.baihexinli.com/地 址:湖北省十堰市浙江路和昌国际城65C10层9号。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