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主观与客观 人类很多知识也很有意思,比如常说的哲学。语数外史哲(政治)地,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文科生高考必考的科目,我本人对这些科目都也有些兴趣,只是此后很少再充实精进,还基本上停留在高中那种水平。主观和客观是哲学上很多哲学家探寻的基本命题,至今也无定论。马克思哲学据此分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可能是受高中教育的影响,从我们普通人看来,客观世界是确实存在的,在这个无穷大的客观世界而言,个人的存在与意识是无限渺小的。但对于每个人而言,还有一个主观世界,即主观意识和认识,即所谓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客观世界独立存在。主观世界是一个人感知的外部世界,一个人一个感知,每个人感知的外部世界是不一样的。主观世界会被人的眼界和情绪所影响,因而主观世界会随人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这会给人带来很多神奇和美妙,也会带来很多错觉和误判。从影响人的行为而言,有的人更多地从主观感受和情绪出发,这类人可能比较感性,任性,冲动,情绪化,“跟着感觉走”,大概就是这种。还有的人可能会多考虑客观的环境,条件和后果,会从客观或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会比较理性,务实,克制,有一句话叫“三思而后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对于个人而言,可能小时候仼性多一点,长大后理性多一点。也可能情绪被刺激后,感性多一点,待情绪平复后,理性多一点。感性和理性,主观和客观,没有孰优孰劣,就在于各得其宜,当感性则感性,当理性则理性。人不能被情绪左右,做情绪的奴隶;也不要太理性,刻板、冷漠而不近人情。感性充满性情,常常让人舒服,温暖和感动,飞得更爽,走得更美,比如文学和艺术;理性相对忍耐,客观,毅力,会让人清晰而冷静,飞得更高,走得更稳,比如科学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