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散文 |
是的,长春有条伊通河,河水穿城过。 他发源于城南的伊通县境内,故名伊通河。在城南郊的新立城镇被大坝拦截,形成新立城水库,水库是长春市的水源之一。从水库下来的水流不大,继续从南向北,随着城市的不断拓展,很快进入城区,河流蓄水拓宽,两岸打造成美丽的滨江风光带,南北长约25公里,是两岸沿江市民的休闲绝佳去处。 一个城市缺少河流,会少许多灵性。尽管长春是靠铁路起家的城市,历史并不很长,但有了这条伊通河,还是会给人们带来许多惊喜。 我们在家待着,无事可干,想着去周边转转,想来想去,最后还是选伊通河边。河水清澈,水面宽阔,水波涟涟,河边垂柳依依,树木繁茂,人们轻松休闲,享受生活。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又似乎无穷无尽。 有次在路边看到共享单车,就决定骑自行车在河边走走。一旦骑起来,感快轻爽,就想一直骑下去,骑到风光带的尽头。但因为年龄不饶人,体力不支,这一计划分了三次,到今天才算基本完成。第一次从南环城桥骑到南湖大路桥,再折返。第二次从南湖大路桥骑到长新东路桥。第三次从长新东路桥骑到沿江风光带终点,再沿江边小路骑行几公里接近北湖,还是体力原因没再往前。江没有尽头,路没有尽头,前方河流会与长春外围另一条河流饮马河聚合,然后流入松花江。 骑行在伊通河边,会感受风景的美丽,会感叹城市的变迁。三十多年前我来长春,去过东大桥,还去过南关大桥,印象中伊通河西面才是城区,东面几乎都是平房。那时伊通河上的桥也很少。现在再看,伊通河西岸东岸已看不出多大区别,甚至新区规划得更美。河上的桥不再是一座二座,三座五座,而是十座八座,甚至十多座。南北的距离不是三里五里,十里八里,而是二十公里三十公里。 长春这条伊通河,让我刮目相看的伊通河。他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我也见证了城巿的发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