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探究76RNP和RNAV简要之一191021
(2019-10-21 14:29:30)分类: 民航探究 |
RNP和RNAV简要
编者:伊通沩江
根据相关运行批准指南整理
1、主要飞行阶段和运行种类
RNP APCH;BARO-VNAV运行;RNP1终端区运行;RNP2在海洋,偏远大陆和陆地航路运行;RNP4在海洋和偏远大陆航路航路运行;RNP10(RNAV10)在海洋和偏远大陆航路航路运行;RNAV1和RNAV2在陆地航路和终端区运行;RNAV5在陆地航路运行。不适用RNP AR。
2、导航规范
两种导航规范:RNAV规范,基于区域导航,不包括对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的要求。RNP规范,基于区域导航,包括对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的要求。
3、RNP值,也称水平导航精度,指定了95%的LNAV,即水平导航性能。不包括垂直导航。
4、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涉及水平和垂直导航性能。
5、RNAV1主要用于终端区和离场程序。RNAV2主要用于有雷达监视的RNAV航路。
6、DME/DME(D/D) RNAV:至少两个DME台来确定航空器位置的区域导航。DME/DME/IRU(D/D/I)RNAV:至少两个DME台定位,在DME信号空隙,使用IRU惯性基准组件提供定位的区域导航。
7、RNP1用于终端区进离场,也可用于起始,中间和复飞阶段。RNP APCH运行时RNP值为1,直到缩小到RNP0.3的最后进近阶段(FAS),RNP值在复飞时又会扩展会RNP1。
8、对于正常操作,XTK(水平航迹误差)误差/偏差应限制在正负二分之一RNP值内,转弯中允许短时偏离此标准,最大允许达到1倍RNP值。
9、如果预测结果显示航线的任何部分有连续5分钟以上不满足RNP精度要求,签派放行时可考虑携带额外燃油,延迟起飞,改航或改为传统导航运行。
10、从飞行计划的角度,任何所需的备降机场都必须有一个不要求使用GNSS的仪表进近程序,即传统进近程序。
11、进近阶段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划分,即RNP AR APCH和RNP APCH。另外我国暂无“有垂直引导的航向道性能LPV”和“没有垂直引导的航向道性能LP”。
12、获得批准的RNAV(GPS)或GPS进近的航空器满足了没有RF航段的RNP APCH仪表进近的性能和功能要求。
13、RNP APCH在最后进近航段FAS运行时,至少在总飞行时间的95%时间段内,横向总系统误差TSE必须在正负0.3海里内,沿航迹误差ATRK误差也必须在正负0.3海里内。
14、GPS是支持RNP APCH程序的主要导航系统,以DME/DME为基础的系统对于RNP APCH是不可接受的。复飞阶段可以基于传统的NAV AID。
15、机组可能会注意到航图上导航信息和主导航显示之间的细微差异。不超过3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设备生产商应用磁差所致,这在操作上是可接受的。
16、飞行员必须确认系统在FAF之前2海里处,开始从终端模式过渡到进近模式。
17、对于采用RF航段的RNP1运行,在飞行前计划中必须确认RF航段航空器的合格性。
18、根据ATC要求,可插入或删除某航路点,但不允许通过手工输入经纬度来创建新的航路点,也不得改变航路点旁切或飞越类型。
编者:伊通沩江
根据相关运行批准指南整理
1、主要飞行阶段和运行种类
RNP APCH;BARO-VNAV运行;RNP1终端区运行;RNP2在海洋,偏远大陆和陆地航路运行;RNP4在海洋和偏远大陆航路航路运行;RNP10(RNAV10)在海洋和偏远大陆航路航路运行;RNAV1和RNAV2在陆地航路和终端区运行;RNAV5在陆地航路运行。不适用RNP AR。
2、导航规范
两种导航规范:RNAV规范,基于区域导航,不包括对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的要求。RNP规范,基于区域导航,包括对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的要求。
3、RNP值,也称水平导航精度,指定了95%的LNAV,即水平导航性能。不包括垂直导航。
4、机载性能监视和告警:涉及水平和垂直导航性能。
5、RNAV1主要用于终端区和离场程序。RNAV2主要用于有雷达监视的RNAV航路。
6、DME/DME(D/D) RNAV:至少两个DME台来确定航空器位置的区域导航。DME/DME/IRU(D/D/I)RNAV:至少两个DME台定位,在DME信号空隙,使用IRU惯性基准组件提供定位的区域导航。
7、RNP1用于终端区进离场,也可用于起始,中间和复飞阶段。RNP APCH运行时RNP值为1,直到缩小到RNP0.3的最后进近阶段(FAS),RNP值在复飞时又会扩展会RNP1。
8、对于正常操作,XTK(水平航迹误差)误差/偏差应限制在正负二分之一RNP值内,转弯中允许短时偏离此标准,最大允许达到1倍RNP值。
9、如果预测结果显示航线的任何部分有连续5分钟以上不满足RNP精度要求,签派放行时可考虑携带额外燃油,延迟起飞,改航或改为传统导航运行。
10、从飞行计划的角度,任何所需的备降机场都必须有一个不要求使用GNSS的仪表进近程序,即传统进近程序。
11、进近阶段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划分,即RNP AR APCH和RNP APCH。另外我国暂无“有垂直引导的航向道性能LPV”和“没有垂直引导的航向道性能LP”。
12、获得批准的RNAV(GPS)或GPS进近的航空器满足了没有RF航段的RNP APCH仪表进近的性能和功能要求。
13、RNP APCH在最后进近航段FAS运行时,至少在总飞行时间的95%时间段内,横向总系统误差TSE必须在正负0.3海里内,沿航迹误差ATRK误差也必须在正负0.3海里内。
14、GPS是支持RNP APCH程序的主要导航系统,以DME/DME为基础的系统对于RNP APCH是不可接受的。复飞阶段可以基于传统的NAV AID。
15、机组可能会注意到航图上导航信息和主导航显示之间的细微差异。不超过3度的差异可能是由于设备生产商应用磁差所致,这在操作上是可接受的。
16、飞行员必须确认系统在FAF之前2海里处,开始从终端模式过渡到进近模式。
17、对于采用RF航段的RNP1运行,在飞行前计划中必须确认RF航段航空器的合格性。
18、根据ATC要求,可插入或删除某航路点,但不允许通过手工输入经纬度来创建新的航路点,也不得改变航路点旁切或飞越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