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冻梨的故事

(2019-06-22 09:01:19)
标签:

杂谈

分类: 大荒回顾

                                          本文作者/柳桃(4连)一个冻梨的故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话千真万确。

    话说冻梨南方人从未见过,别说吃了。回到南方三十年了,每逢冬天过年时就想吃上一口东北的冻梨,那该多爽啊!

    别看冻梨个不大,圆溜溜的,黑不溜秋的,冻得钢钢的,像个小铁球。吃的时候要用凉水泡上二、三十分钟,这时冻梨就变软了,吃上一口,凉丝丝的,甜滋滋的,柔软爽口。

    记忆中,在早没见过这小“铁球”,好像是知青来了以后才上市的。每到冻梨上市的时节,我们姐弟都嚷着要母亲买冻梨。一向节衣缩食的母亲不买还找借口:“吃那玩意干啥,冰凉的,冰得牙齿疼。”我们说:“你怕凉,我们不怕凉。”母亲驾不住我们闹轰,摸一块钱递给我,我们姐弟拿着土篮子柳条编的筐跑了。

    到了晚上,姐弟五个围坐在炕上开始化冻梨,拿个小盆装半盆凉水,放入冻梨,待梨变软。此时的二十分钟可漫长了,一会你摸一摸,一会他捏一捏,好不容易冻梨变软了,只见盆中的水变成了一个个的冻梨模型。

       冻梨不仅口感好,而且还能“治病”。那是参加工作后的事,我搬到宿舍与知青姐姐们住在一起。开始宿舍的姐妹都是以班排为单位,这样便于学习讨论,而后没有此规定了。一间屋对面大炕铺,一边炕铺能睡五六个人。当时这间屋一边炕铺住的有;王长英本地青年)、杜金娣北京)、雷光瑞北京)、李柳桃本地青年)、对面炕铺有:贾淑兰哈尔滨)、.陈燕敏北京)、孙明艳北京)、王玉莲哈尔滨

    这天早上,大家都洗漱完毕,准备吃饭出工了。可我想起床,却身感无力,试了几次便又倒下,想躺一会再起。这时,金娣姐姐说:“懒虫,要上班了还不快起来。”我有气无力的说:“不舒服。”她问:“怎么啦,那儿不舒服?”我说:“头晕胸闷,要是能找块冰来就好了。”她说:“上哪儿找冰去?我那儿有冻梨,你吃一个吧。”说着她忙跑到存放箱子的屋里,拿一个铁球似的冻梨给我。我急忙咬下一点没化咬不动含在口里缓缓咽下,顿觉舒心凉爽。冻梨吃下一半,就像吃了“救心丸”。

    金娣姐又关切地问:“怎么样,好点没有,要不给你请病假吧?”当时请病假要扣出勤率,即影响政治表现又影响评工分。我说:“没事能坚持。”她看我真精神了,就开玩笑说:“嘿想吃冻梨说一声呗。”我说:“我也不知道你有冻梨呀!”俩人都笑了。此事已过去三、四十年,一个冻梨的故事铭记在心!

    回湖南后又犯了两次类似的毛病,南方没有冻梨,只好去看医生。我常和家人说:“什么时候,冬天回一次冻梨的故乡,看看久别的北国风光,银装素裹,吃上清凉爽口的东北冻梨,那该多好啊!”

 

 一个冻梨的故事

 

         

                               一个冻梨的故事

                                                                                 本文跟帖

 

  梅兰竹菊

看了柳桃的文章知道冻梨是治头晕胸闷的灵丹妙药,真是柳桃发明的又好吃又省钱的好方法呀!那个像小黑铁球似的冻梨,好像只能用东北的花盖梨才可以冻出那样的好滋味。  
那时候每到冬天就会有运来的小国光苹果,味道纯正酸甜可口,说是慰问兵团战士的。只要货一到每个人都要买一书包。冻梨总是和冻柿子一块来卖。那只是冬天有数的几次能吃到水果的时候                         
zhang699
北大荒的冬天就是个天然大冰箱。柳桃说的冻梨,我也记得,个不大,颜色不好看,黑黢黢的,但很好吃,用水把一下,软软的,又凉又酸甜。还有冻柿子也很好吃。有人说咱连队还有冻牛奶,一坨一坨的,我倒不记得了。

 老边

冻梨,那时也是稀缺物资。记得每年春节前,团部商店都要排大队买冻梨。
据说现在已经没有了。大概是因为产量低吧。真可惜。

 霓虹灯                                                                                                                                                              柳桃对以前的生活小事写的也是很生动!  
冻梨,俺记得,东北的特产,也是东北的特殊吃法哈。  
物资匮乏的年代,什么都觉得好吃,好歹还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呐!

点点妈

我还以为甚么梨都能冻呢!感情是花盖梨!还是兰菊知道得多!
冻牛奶,我有印象!但是不是一坨一坨的。是自己拿着大茶缸去买。  
买回来在走廊的炉子上烧开,然后,就放在窗台上,走廊很冷,一夜就冻实了。  
冻好的奶,上面一层黄油,还鼓起一个包!用小勺挂着吃,自治奶油冰棍儿!
好景不长,第二年就没了!                                                                       
梅兰竹菊
咱们连没有冻奶坨,那时候哈尔滨知青好像到一连去买,咱们连产量少,只有贾兰有时候在食堂门口卖,五分钱一斤,要先买奶票,一斤一张,一斤正好盛满一白搪瓷水缸子,那牛奶那个稠,从前没见过现在也没见过,奶上面的黄油就像点妈所说,真是好景不长。

雪山飞歌

冻梨我印象很深,特别好吃。离开兵团后再也没吃过。上次老边说回东北时留意一下,看来没希望了。不过那也要谢谢老边惦记着鲶鱼哈的馋虫们。  
柳桃通过一个冻梨,赞颂了战友们在那个年代纯真的友谊。

柳桃

谢谢老边和众姐姐们的捧哏,奶坨一事是兰菊姐说的那样,电询冻梨现在也有,但品种.味道都变了,口感不如以前的好,品尝的人也少了。看来我该收心了,甭老惦记那冻梨了。

 广玉

柳桃姐姐如你在犯毛病想吃冻梨打电话给我,我给你邮几个回去,哈哈。不过现在的冻梨已品尝不到过去的口感了。

大郭

梅兰竹菊我真佩服你们的记性,你竟能记住花盖梨。说起那早年间冰凉甜酸的花盖梨,我就流口水。现在的水果无法和他媲美,也许是现在的生活好的原因吃什么都没味了。还在想着那廉价的冻梨。

 zhang699

楼上的姐妹记性真好,5分钱一斤的牛奶,太便宜了!现在的5分钱能干什么?买菜时小贩都是自动抹去5分钱的零头,因找钱不方便。掉地上小青年们不会低头捡。给自行车打气,我拿出个一毛和两个5分钱钢镚,人家死活不要,说是收了花不了。现在的5分钱只有在超市里能用了。

老何

看柳桃写的冻梨故事,让我想起了当年由何仁霞组织的一次,机务排和连队团员开的联欢会。成袋子的冻梨、冻柿子还有虾糖和团员自种的瓜子。那天大家唱歌、猜谜和玩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点到者唱歌,我记得刘金玉连长兴致很高,也唱了一首歌,那是我第一次听他唱歌,虽然有点左嗓子,但还是博得大家一片掌声。那天的冻梨、冻柿子可劲造,真过瘾!                                                                                    老边
兰菊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时,牛奶是5分钱一斤。后来我到7连,每天早餐喝1斤奶,一大碗,又浓又好喝又经饿。

寒江蓑笠

这柳桃的“冻梨”有味。
如郭兄所说,这兰菊竟知道那是“花盖梨”,敢情北京有吧?

阿芬

      黑黢黢的冻梨,给我们单调的生活带来一缕亮色。现在琳琅满目的各种水果,叫不上名的洋水果,都不及当年冻梨给予我们的喜悦和开心!  
      5分钱一斤的牛奶,满满一搪瓷缸子,放些白糖在炉子上熬,把水分都熬出去,黏黏的,自制牛奶糖,相当的纯!敢于上海“大白兔”比美!

瓯雁鸟

谁奉送一盘冻梨,多少年没见到了,在连里我特别爱吃冻柿,冻梨,我们南方是没有品尝过冻水果,记得我们班北京战友杜文英知道我爱吃,每次陪我拿脸盆去买,狠不得想都给买下,冻着慢慢吃,嘴馋的我看见上面冻梨,还真想吃!

 梅兰竹菊

回大郭哥.庆元哥:北京哪有花盖梨呀!在东北时曾自己冻过鸭梨,但根本不是滋味,听身边的哈尔滨战友说只有花盖梨才能冻出如此滋味,估计花盖梨现在可能绝种了。  
当年北大荒的冻梨,好解馋啊!咬一口一吸,那冰凉酸甜的梨汁沁人心脾。再吃两块宝泉岭自产的大虾酥,真过瘾!

lu1224

     一盘冻梨,把五湖四海的哈啦子都馋的流下来了,可谓精品了,可惜吃不到了。男同胞没有馋那东东的,不知朋朋馋不馋那东东。快上来说说馋后感言吧!
  梅兰竹菊
回张路:我在谷歌搜索了一下,花盖梨是没有绝种。现在批发价在3.5元左右一斤,但是现在个体经济当中一些奸商,为了赚钱在冷冻之前不加筛选,缓冻后出现腐烂和虫眼现象,因此失去了顾客的喜爱。所以冻梨市场上就见不到了。

 zahng699

回兰菊:现在要想吃到当年那样酸甜、无污染、无腐烂的冻梨真是不容易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