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dingding(12连)
http://s3/mw690/003CiqOuzy6WoGOfv2y82&690
宝泉岭宾馆及门前的雕塑
从东北回来后,有原十二连战友在微信上问我:这次回宝泉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回答说:“三十六年过去,‘人是物非”,宝泉岭的人还是那样地真诚情义,而宝泉岭已建设得不见当年模样,只有文化馆还依然矗立。是啊!从7月12日晚踏上宝泉岭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宝泉岭人对于昔日曾经为这块土地出过力、流过汗的老知青朋友的浓浓的情义。
到宝泉岭后的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地起床,匆匆地吃罢早饭,便端起相机来到宾馆外的大街上。走过宾馆大堂时,看见一群身着白色T恤上书“濮存昕爱心教育基金”的中学生正在那里集合,宾馆院子里停着一辆大巴,似乎还有些家长前来送行。一打听,原来这些学生正准备出发到北京参加为期六天的“希望之旅”夏令营。
宝泉岭宾馆位于宝泉大街与现称为滨江路的交界处,东面不远处是宝泉岭农业银行,再过去就是管理局机关大楼;西面则是原来的糖厂。记得当年宝泉岭仅有师、团机关大楼,师、团招待所和文化馆、东大楼等有数的几幢二层以上的大楼,而如今宝泉岭宾馆对面就是两栋约二十层高的高楼,从宝泉大街向东、西两侧望去,道路两旁大都是六层以上的楼房。早就听说农场撤队建区、站(管理区、作业站),推行城镇化建设,原连队职工大都搬迁至场部,今天到实地一看,经过三十多年建设,宝泉岭已变化得让人不认识了。
现在的宝泉岭已建设成农垦小城镇模样,镇区道路几纵几横、规整宽广,道路两旁绿树成行、成片的楼房拔地而起,这完全得益于建场开拓者们当年的深谋远虑。看得出来,镇区的规划管理较好,这一大早便看见警察在宝泉大街列队巡逻,中心街道的十字路口还有警察在很规范地指挥交通。
我不时地用相机、摄像机交替着拍摄宝泉大街周边的街景。约八点半,忽然接到女儿从宾馆打来电话,说我的银行老同事们来宾馆看我了。这些老同事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这么早就过来看我,我赶紧往回跑。在宾馆电梯口看见老赵和其他银行老人,只见他们个个精神矍铄,身体还显硬朗,心里很高兴。我与他们紧紧握手,连忙把他们迎进房间。
刚一坐下,老同事们就问我,分别了这么多年还能认出他们吗?哎,咋不认得呢?银行的这些老人,多少年来经常在我的脑海里晃荡,尽管岁月流逝,他们的脸上增添了几多皱纹,但人的模样、轮廓还在,说话声音没变。“这是老赵、这是长珍,这是小马、小梁、小张,哦!不对,应该是老马、老梁、老张了”,他们都比我大,最小的老张也已经七十三了,我还习惯于当年的称呼。
我向他们讲述了自己回上海后的经历,老同事们也介绍了我走以后银行老人的变化情况。现在还留在宝泉岭的这些老同事,他们都是原宝泉岭银行储蓄组的内、外勤人员,老赵是他们的组长。随着机构的变化,各自岗位也都有了变化,有的调到办公室、有的调到计划科,还有的到了监察室,都当官了,不是部门负责人就是部门主管。
我和老赵他们正聊得起劲,农行小胡打电话来了,她说要过来接我们,我忙回答说,不用了,老赵他们在这儿,一会儿一起过去。于是九点半左右,我、妻女、我姐姐和我的老同事们就去了农行,一看,农行王行长已在二楼接待室门口等着我们了。
我在北大荒十年,其中三分之一时间是在兵团连队,三分之二在银行,包括原属兵团银行的时期。宝泉岭银行是我呆得时间最长的单位,又是我返城前最后一个工作单位。听说我原先呆过的武装值班连队十二连早已撤销了,而现在的宝泉岭农业银行前身就是原宝泉岭银行,因此这次回宝泉岭我首先想到要联系的便是农行。
农行现任行长小王约三十来岁,人长得清秀、敦实,言语不多,脸上总是挂着微笑。他是哈尔滨知青子弟,因此也很有些知青情结。昨天就是他和原来的陈行长一起来车站接我们,还给我们安排住宿,真是太感谢他了。他向我介绍说,宝泉岭农行现在类似于兵团时期的二师支行,下辖着宝泉岭管理局下属各个农场的银行办事处。业务做大了,经常要下乡,昨天还有上级行来人检查工作。看着行里工作这么忙,还来接待我们,心里真有些过意不去。
老赵将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原宝泉岭银行的职工集体照给老同事们传看,那是1973年银行即将由兵团划归地方管理前的合影留念,这上面好多人都已经不在了。女儿也好奇地凑过去看,还用手机翻拍了一下。其实那张照片还有后来再拍的一张集体照我随身都带着,来东北前我把它们找出来翻拍后储存在手机里,同时储存的还有银行和十二连人员名单。
看看时间已经十点半了,王行长提议到农行大楼前一起合个影。在走过办公室走廊时,我看见大楼后面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对面还有一些稍矮的楼房,老赵介绍说,那原来是农行自办的招待所,现在停办了,否则我们可以住那儿。宝泉岭农行现在是一幢五层楼高的楼房,除了负责管理宝泉岭管理局所属各农场的银行办事处,底楼有个业务部,在宝泉岭镇东还有个办事处,比起我在的那时规模要大多了。
我们在挂着中国农业银行LOGO的农行大楼前与银行的新老同事们分别照了几张相,完了我们便往吃饭的地儿走。饭店在原二师师部现管理局机关大楼后边的北二道街(也叫名山街),不一会儿,原宝泉岭农行陈行长也来了。小陈的父亲原来在管理局计财处工作,我在银行时曾有过工作联系。小王是在我回上海前不久进的银行,尽管我们相处时间不长,但这次我回宝泉岭前后的安排,包括与农行的联系,也多亏了他。
午餐是行里给安排的,吃的是地道的东北菜,喝的是久违了的“军川白”。两位行长和老同事们都讲了话,欢迎我们回到宝泉岭。久别重逢,大家感慨颇多,都说了一些感人肺腑的话,还讲了很多过去的往事。时隔这么多年,老同事们仍对我怀有这样深厚的情义,使我深受感动。我对两位行长和老同事们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本来这次回来,除了与老同事们叙旧,还要请他们吃饭,但小陈和老同事们执意要尽地主之谊,于是商定,晚上和明天中午分别由小陈及老同事们安排,我就只能排在最后了。
http://s3/mw690/003CiqOuzy6WoHH8H1U32&690
由老抗联、原黑龙江省省长陈雷题字的宝泉岭宾馆
http://s16/mw690/003CiqOuzy6WoIMe8wv0f&690
孩子们在宾馆大堂集合,准备去北京参加夏令营
http://s10/bmiddle/003CiqOuzy6WoIYW7CFe9&690
http://s10/mw690/003CiqOuzy6WoIT4xbb09&690
站在宾馆门口向东、西望去的宝泉大街
http://s13/bmiddle/003CiqOuzy6XOMNIPBG9c&690
警察在宾馆前的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手势很规范
http://s3/mw690/003CiqOuzy6WoJ6XntE72&690
银行老同事们一早来宾馆看我
http://s7/mw690/003CiqOuzy6WoJbHhhc26&690
在农行会议室里
http://s9/mw690/003CiqOuzy6WoKfO0wU98&690
老同事们在看老赵带来的原宝泉岭银行职工合影照
http://s11/bmiddle/003CiqOuzy6WoKytVRU6a&690
我们在农行大楼前合影留念
http://s16/bmiddle/003CiqOuzy6WoKFyIof4f&690
来,咱们再干一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