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散文:《张望》

(2014-04-18 07:00:00)
标签:

八连

团商店

xiaoyuniao

分类: 享受生活

本文作者/xiaoyuniao(8连、团商店)

我的散文:《张望》


 

年轻的时候我对张望这个词了解不多,谈不上体会。老年了,我自然而然学会了张望,就是站在家里窗前向远方四处看。

看什么呢?今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各种车辆,汽车、自行车、垃圾车、警车、救护车等等不停地变换着,像是看电影;远处不知道是谁家养的鸽子,近百只成群结队,此起彼伏环绕着天空画着圆圈在飞翔,翅膀上折射的光环非常亮,一闪一闪好漂亮!窗外大树上有个喜鹊窝,窝里突然飞出一只黑白喜鹊,忽闪着翅膀飞到对面楼的房顶上,发出喳喳的声响。一会儿又飞回来,对着窝里的小喜鹊喷食,哈哈,春天到了,喜鹊当妈妈啦!喜鹊爸爸站在另外一棵树上歪着脑袋在张望。

此时,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婆婆和妈妈,她们到老年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张望。

记得我奶奶每天晚饭前会到窗口张望,老人家一边看一边叨咕着:天黑了怎么还没下班?孩子们还没放学回家?奶奶个子矮,有时候会搬个凳子跪在凳子上倚在窗前,向窗外观看。我和奶奶相差49岁,我上高中的时候奶奶已经60多岁了。

那个时候我觉得张望没有任何用途,外出的家人该回家的时候就回来了,张望是一种烦恼。特别是小时候我哥哥特别淘气,经常一个晚上都不回家,奶奶更是坐卧不安,盼着大孙子回家,可是脾气倔强的哥哥愣是在外面车库里过夜,急得奶奶在窗前流下了不少泪水。文革期间,奶奶在窗前盼着爸爸劳改回家,一直没有看到儿子的身影,张望成了一种苦涩的等待。孩子们全部离开家,去边疆成了知青,奶奶再也不用在窗前张望,奶奶回了老家,只剩下一个老弱病残的妈妈孤独地守着空家。

文革后,我们兄弟姐妹从全国各地陆续回到北京,妈妈到了老年,孤独的她喜欢抽烟,经常在窗前抽烟,把烟雾吐到窗外,她也渐渐喜欢张望,看看我们是否下班回家了?做好晚饭等着我们吃饭,那个时候我感到妈妈很辛苦,从窗外看到妈妈在,就知道晚饭有保障。我会买些好吃的食品送给妈妈,让妈妈明天再给我们做新鲜晚饭。1989年年底妈妈病倒了,我再也看不到妈妈站在窗前的身影,张望成了永久的期盼。

我结婚生了孩子,婆婆来到我家,和我共同居住了12年,经常站在窗前张望的是婆婆。她是家庭妇女,来我家51岁,干家务麻利快,晚饭早早就做好了,孩子上学回家写作业,她就一直趴在窗前张望着我们两口子的身影,看见了我们的身影就摆桌子,把饭菜盛出来,进门我们就开吃。虽然那个年头每个月的工资很低很低,每个月就是我的半斤油票,但是婆婆喜欢买大骨头,煮出来的骨头汤加上大白菜、豆腐、胡萝卜一起熬,味道还真香!那个年头的骨头汤味道鲜美,直到今天我都留恋那个味道。大骨头吃完还可以卖钱,基本花不了几个钱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婆婆的张望是一种期待,家人团聚的会餐。1991年婆婆回老家,我再也没有看到婆婆,她因病离开了我们,我再也不敢在窗前张望,因为我会时刻想起心爱的婆婆,我们感情很好,好到不像是婆媳更像是姐妹,此时的张望有些恐惧。

如今我老了,站在窗前张望会想到很多过去的事情,张望成了怀旧,会让我从中找到酸甜苦辣,张望人来人往,一种生命的律动,生生不息,人类就是在各种张望中走过一辈辈人,今天轮到我张望了……。


我的散文:《张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