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湿货|在过程中起敬,人生需要仪式感

(2016-05-23 11:28:23)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9a9dee49jw1f455ms0v89j21kw11odqt.jpg我有些朋友到现在还在拍胶片

        数码时代,一切影像的获得都显得轻而易举,但胶片仍没被忘却。不知是复古还是何因,我有些朋友到现在还在拍胶片,还在暗房冲洗放大。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88c4dd6cb3471581eccfc3c7b858c4fb.jpg        今年五一,回到母校参加大学时期摄影团队的十周年庆。聚会嘛,当然少不了合影。我们的合影阵容可庞大了:全画幅数码微单,宾得645中画幅,甚至还有一台单轨大画幅。于是,拍合影的过程基本都是数码相机极快的自动对焦和几百分之一秒的快门直接搞定,中画幅从对焦到拍摄大概得五分钟,大画幅甚至十多分钟都不一定搞得赢。然后数码相机通过WiFi技术一秒钟传到手机上下一秒发到朋友圈,完事。但胶片可就不一样了。第二天我们跑到暗房,从调焦、曝光到显影定影,加之配药水晾干等前后各种事,一张照片怎样也得半个小时才能出来,这一切古老的技术好像与当前这个凡事求快讲究速成的节奏格格不入。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fef8394032e16c5025ac5ec0d4d45ca.jpg        但当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红色灯光下逐渐显现在原本空白的相纸上时,开心的不开心的奋斗过的失望过的,与逆光众朝夕相处的日子像走马灯般涌入脑海。纵使4000多万像素的数码照片画质比胶片好再多,但选择胶片选择暗房其实就为了选择一种仪式。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b32865748582411d7a7d45a094b75a0.jpg        都说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其实快速的数码技术顶多呈现几天前甚至几秒前的影像,数码照片的精准快速让每一次快门的按动都成为不可更改的永恒;但每一次在红灯下放大照片,都好像是和过去的自己对话一样,随着当时情感的不同,照片的反差色调可能也会有着些许的变化,注定了每一张照片的唯一珍贵。仪式本就这样,在慢慢的看似繁杂的过程中掺杂进自己的情感,让每一次的意义都显不同。

十年,当一张张熟悉的面庞慢慢浮现,才找回了逝去的时间。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cdcd6cb818bf16404903780a78dd4d1.jpg

过生日总要吃个蛋糕唱首歌

“吃榴莲么,我们准备晚上定个蛋糕呢!”几个在校的小师妹这样问道。

当晚的活动应该就是我们几个老团长做做分享扯扯淡,但是小姑娘嘛总喜欢吃点啥,就和他们一起定了蛋糕。其实从那天一早的各种回忆、大事记到胶片机合影,好像一整天都在被各种仪式充斥着,但说是十周年的生日,总还觉得少了点什么。晚上分享会结束后,灯光熄灭,小师妹端着插满蜡烛的蛋糕走上讲台。

“过生日嘛,总要吃个蛋糕唱首歌!”

邝老戴起生日帽,我们围在一起,又是鼓掌又是唱歌。一时间,十年来的每张一一合影闪过,光阴的故事映入我们的心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22a6145cf9ce15090ec35bf91fb3b4dc.jpg
从小到大我们过了多少个生日,吃了多少次蛋糕又唱过多少次那段简单的旋律。但随着成长,好像生日这件事变得越来越小,不再有成堆的礼物,甚至少有人记起。生日好像成了犒劳自己一下的借口,所有的仪式也都理所当然的被省去。但,真当生日歌再一次响起,心中的喜悦仍是抑制不住的,一小块蛋糕塞进嘴里,儿时的甜蜜仍能记起。其实打心底里,我们每个人都期望着生日时那个简单的小仪式。

那一晚,整个屋子都飘着榴莲的味道,可奇怪的是,那气味闻起来很香。

一杯手冲咖啡的优雅

知道我喜欢咖啡,今年生日,一个很好的朋友说要送我台胶囊咖啡机。方便,快捷,想喝的时候按一下按钮就搞定,这样子早上就不用那么麻烦手冲了。与一键就能马上喝到的胶囊咖啡相比,磨豆、放滤纸再煮上一阵子的模式确实麻烦了许多。虽然现在我已经不再自己磨豆子而改成挂耳,也还是稍微麻烦了些。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05df9052dbf54c358264c344a537848c.jpg        说到挂耳,以前我认为直接架在杯上之后往里加足够量的水就行了,前段时间才知道,每次到水之间的间隔时间很关键,那是打开咖啡风味之门的秘密所在。按照指示,我调整了自己冲泡咖啡的过程,味道果真是不同了,且随着每次间隔时间的不同,味道也会有些许差异。这种全靠自己感觉完全不精确的“仪式”是精准控制的机器所做不来的。

就像是茶道一样,传统喝茶的全过程没个十来分钟到个把小时你是别想喝到。就是在这些看起来花哨的繁琐仪式中,茶叶同咖啡豆一样,经历着各种自身口感味道的质变,而在这过程中观者饮者的情感也跟着变化,这之后再得到的可是与速溶咖啡随意搅拌一下就入口相比全然不同的体验了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2cef7315a0ec22d822ec31a8ddded20.jpg        每天早上,我还是习惯简简单单做一杯手冲咖啡,在保证味道口感的同时更多是通过这个简单的小仪式提醒我这一天开始了。

在快节奏中逆行,在慢时光中起敬

现在社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复古风,在这个极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都在找寻古老的“仪式”,让自己慢下来,多投入些情感进去。就像我的朋友们,购置了胶片机,感受只有三十六分之一的斤斤计较,忘掉拍完就能看到影像的便捷快速。而真当几天甚至个把月后在暗房的红光下看到当初的影响逐渐浮现时,惊喜和回忆交错出现,嘴角上扬又开始了下一卷。

所谓仪式,是一些看似繁琐无意义的步骤,但就在这些模式化的套路之中,我们对待事情的情感会发生微妙但至关重要的变化,那种体验妙不可言。

人生,就是要有仪式感。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7f6e380681ef607cb933f23b00bd5362.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