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0日下午,在国家大剧院新闻中心,应邀参加“天籁·乐音——歌唱家带你走近民族声乐”,著名歌唱家吴碧霞讲述中国音乐作品演唱的技巧和心得体会,她说,我努力的尝试的打破唱法的局限,希望在我的实践中去探索:一个人的歌唱他能不能兼容很多的风格和类型。今天我想讲的主题就是:我希望谈论歌唱艺术的时候,不再从唱法上去规范一个人,包括年轻学子问到:老师您听听我的嗓子,是适合唱民歌,还是美声。我认为这个问法是不成立的,嗓音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来衡量你适合是唱民歌,还是美声。民歌、美声概念不应该用唱法来规范的,我认为应该用作品的风格、作品的语言、作品的表现手法来规范它的类别。她说,唱民歌还美声的关键因素不是嗓音、身材、长相,是艺术修养和追求,以及思维方式,所以我们要打破唱法的局限,而要更多的去研究作品,研究作品本身的风格、语音和表现手法,来决定他到底属于那一种类型。
吴碧霞说,我们做为演唱者要去适应它,而不是用单纯的一个因素来规范我们自己,我只能唱这个,不能唱那个,那样的化我们的路会越走越窄。那么从歌唱的技巧方面来讲,有两件是不可以去人为控制的,试图去驾驭它,一个是气息,一个是声音。她说,我认为我们学技巧控制的是身体,不是控制气,不是控制声音。因为气和声音都是无形的东西,我们不能控制无形,要控制有形的东西,去训练我们的大脑思维,去调节我们身体的配合,然后控制有行的身体,获得无形的张力。气只能去用,用气去传导力量,然后让声音爆发出来,让观众听到唱到。声音也是无形的东西,只能通过听,通过想像去支配它,用气和活动的身体去带动气息,让气息的活动去振动声带,通过共鸣的腔体把声音送到观众的耳中。最美好的歌声是最好的身体运动。吴碧霞还演唱了《常相知》,她的学生傲丽芳等演唱《忠实的心想念你》《心上人》《枫桥月泊》《兰花花》等歌曲。
http://s11/mw690/002PyedXzy76ON7iF6O8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