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中如何写好大字呢?
(2018-10-30 07:18:50)| 分类: 书法艺术 |
古代大字大多写在建筑物上,随着建筑物损毁,古代书法大家如王羲之、欧阳询等保留下来的大字,寥寥无几,甚至有些书法家的大字已经绝迹。
因为没有临摹范本现在很多书法家和爱好者不明白大字与小字之间的关系,而且缺少正确的学习大字的方法,不明白如何借鉴前人经验。因此明知道作品幅式增大,作品也都尽量往大里写,但是在创作上却不知如何用笔,结构如何布局。
现在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把大字当作小字来创作,用小字一样的笔法,用小字一样的结构,用小字一样的技巧,去创作一件大字作品。事实上大字小字在手法上是根本不同的。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小字放大,空间的张力感就不能凸显。具体来说,小字更重视细小精微的一面,大字更注重豪放,注重势的一面。
小字的很多结构和味道,实际上是由用笔所决定的,甚至小小的一个笔锋变化,就可以产生结构上的不同。而大字则不然,大字更多地是要靠笔画的动势和运笔的方式来体现,而不仅仅是笔锋轻轻地一个甩锋或一个扭转所能决定的,所以在大字的创作中,感觉更重要,要注意笔的力量,注意笔的空间,注意造型的空间乃至整体架构处理,注意章法整体的节奏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很多写小字的书友经常会犯的毛病,就是斤斤计较于那些细节,而整体性、势的变化等却没有注意到,忽略了这些,作品十分琐碎,十分凌乱。
如何写好大字呢?
1、要悬肘写大字。对联以上的大字都要悬肘。悬肘才能掌心平滑放松,用身体的力量带动手背,运笔灵活,写出的字才会入木三分。
2、大字要少用虚笔。小字可用虚笔,大字要用实笔。用实笔显得浑厚有力。
3、结构要紧凑,不克疏散,不可虚空。大字要笔画丰满雄健,不能写的瘦骨如柴,结构空间感要强开阔,又要紧凑。书法家吴玉如曾言“要得大字好,必须窟窿小”,就是说大字中间的布白要小,结构要紧凑。
苏东坡曾经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即小字要疏散,大字要紧凑。
4、大字的章法,由于字数比较少,所以即时表现能力很重要,所以大字在视觉上要有冲击力。大字的章法上,非常强调对比和呼应关系。
有人用二王笔法写大字写不好,原因就是因为二王都是小字,写大字和写小字用笔结构是不同的,自然写不好,用欧楷则要好得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