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 、ROE 、ROIC、 ROCE回报率比较
| 分类: 思路策略 |
投资分析经常用到各种回报率,常用的有资产回报率(ROA),净资产回报率(ROE),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使用资本回报率(ROCE)。不同的回报率,实际上是衡量公司的不同视角。
ROA的视角实际上是从资产负债表的左侧去看,从资产的角度衡量回报,而并不关注资本结构。
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总资产总额Assets
资产收益率指标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中的相关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是银行运用其全部资金获取利润能力的集中体现。
另一计算公式:
资产收益率ROA= 净利润率NPM × 资产利用率AU
其中:
净利润率NPM=税后净收入/营业总收入
反映银行费用管理(或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资产利用率AU=营业总收入/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非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
反映银行业务经营及获利能力。
净资产回报率(ROE)
ROE的视角是从股东的角度看问题,单纯从股权的角度衡量回报,而不考虑公司的资本结构及负债情况。
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
假定某公司年度税后利润为2亿元,年度平均净资产为15亿元,则其本年度之净资产收益率就是13.33%(即(2亿元/15亿元)*100%)。
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
ROIC是从资本的角度看问题,综合考虑股权与债权,衡量投资的效率。与ROIC对应的是平均资金成本(WACC)。如果ROIC小于WACC,就说明投入资本的回报小于平均资本成本,公司是在浪费资本。
ROIC=息税前收益(EBIT)*(1-税率)/投入资本
投入资本=股东权益+有息负债,不包括信用借款
ROIC=EBIT(1-税率)/(有息负债+权益)。
公式中分子是指一家公司如果完全以权益筹资所应报告的税后利润,分母是指公司所有要求回报的现金来源的总和,也就是说,尽管应付账款也是公司的一种现金来源,但因其未附带明确的成本而被排除在外。实质上,ROIC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投入资本赚取的收益率,而不论这些投入资本是被称为债务还是权益。
ROCE实质上是从企业价值(EnterpriseValue,EV)的角度,从并购的角度看资本的回报率。ROCE中的使用资本是股东权益加有息负债再减现金。这实质上相当于1倍PB并购企业时的企业价值。因为如果你以1倍PB并购一个企业,你要付的价格就是股东权益,并且承担所有负债,但也获得所有现金。
ROCE实际上是从一个并购者的角度看问题,如果并购一个企业,付出企业价值EV后的回报率有多少?这与ROIC最大的不同是:ROIC从企业的拥有者的角度看问题,衡量投入资本的使用效率与回报率。而ROCE是从潜在并购者的角度看问题,衡量如果1倍PB并购付出EV后的回报率,也就是并购到底值不值的问题。这接近价值投资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原则。
使用资本回报率(ROCE)
总之,五个回报率本质上是从四个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衡量不同的指标。只有全面综合考虑,才能更全面的看问题。
举例分析:ROA、ROE、ROIC
ROA,return on assets ,也就是总资产收益率,衡量的是一家企业全部资产的盈利能力。
假如一家企业自家有100块钱家产,然后找银行借了100块钱,跟生活中不同的是,这100块钱的负债也被视为企业的资产。
资产=股东权益 +负债
也就是说,会计里面的资产是指企业能够动用,拿来生产销售增值的全部资产,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借来的。
所以如果上述200块钱拿去做生意,赚了20块钱,那么ROA就是10%,相对的ROE就是20%。
可以看到,ROE与ROA之间存在一个乘数关系(总资产200÷股东权益100),这个乘数我们称为权益乘数或者财务杠杆。
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杠杆越大越好,比如我100块钱自有资产,问别人借1000块钱,那么我的杠杆就是11倍,这样就大大放大了收益,就是典型的高负债杠杆。
但是实际上,一家企业的负债不可能是没有上限的,一方面杠杆具有同时放大收益和亏损的作用万一亏了就会死得很惨,另一方面债权人肯定要评估放贷给你的风险,如果企业的盈利能力过差,赚取的利润无法覆盖资金的利息,那么显然这种放贷就是不安全的。
这也是为什么仙人一直强调ROE和ROA要长期高稳,最好高于12%,甚至15%乃至20%。不仅仅是因为高稳的ROE很有可能是企业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标志,还因为资金是有成本的,ROE可以简单粗暴比较和资本成本的关系。
就资本的成本而言,其实ROE也还不是完美的指标,因为ROE实际上受到财务杠杆的影响,而杠杆是有风险的,也就是说ROE没法比较在不同风险之下的收益。
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补充的指标ROIC 了。
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衡量的是经营利润率,所以ROIC才是真正衡量企业真正实力的核心指标。
ROIC=息税前收益(1-税率)/投入资本
其中投入资本包括股东权益、有息负债等核心核心经营资产。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茅台的ROE只有20%左右,但是计算ROIC高达40%,就是因为茅台账上躺着占资产近乎一半的闲置现金,这部分资金是需要剔除的。
计算比较复杂,可以简单一点,直接用软件筛选ROIC长期稳定,且高于15%的企业。
事实上ROIC比较的对象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同样计算复杂,但是一般不会超过10%,只要ROIC大于12%,基本上就可以覆盖了。
那么到目前为止,有三个比较核心的指标,ROA、ROE、ROIC,实际上这三个指标背后都可以分解出很多东西,能够直接指导企业的战略和经营,就投资而言,能够理解自然最好,但是对于非财务专业的人来说,肯定比较困难,尤其是ROIC和WACC。
总结了一下:
1、高稳的毛利率,最起码30%以上,当然不同的行业不同,比如白酒可能普遍75%以上,医药可能40%以上,软件可能80%以上,但是高毛利是能够赚钱的基本保障。
2、ROA、ROE、ROIC长期高稳,通常在12%,15%以上就很厉害了,基本上可以覆盖WACC,所以可以利用同花顺问财,把ROIC这几项从高到低排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