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下册Unit3Where did you go?PartB let'slearn 教学反思(02)

(2015-04-15 21:40:0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感悟

  今天我授课的内容是,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 ate, took, bought, gift, took pictures.went swimming

2.听说认读句子:How was your summer holiday?  It was good. I went fishing every weekend and took lots of pictures.

重难点是

1.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 ate, took, bought, gift, took pictures. went swimming

2.掌握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即注重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对本节课我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1.热身部分为孩子播放简单的英文歌曲,为他们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师生进行日常口语交际时,注重知识的积累,转化和知识的运用过程。在复习重点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和重点短语watched TVcleaned the room等过去式短语时,我先问,学生答。再男生问,女生答,再女生问,男生答。最后叫单独的学生问答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出示短语的方式打破常规,设置了一个吴一凡的暑假生活经历,再加一些漂亮的图片从而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把短语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从而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便于孩子理解记忆。

.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听说读写能力在本节课上都有训练和提高。尤其是读的环节落实到位,边教边训练,让孩子很好的理解和区分动词原形和过去式。

.学生在本节课中始终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个环节。在游戏中学生表现得非常活跃,抢答中学生表现得尽情投入。在新授课中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受到的效果是可喜的。课后学生对生词的发音及句型的运用都记得准而牢,同时学生还能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句型进行交际。

另外,本节课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如:在教短语时花费的时间太多,听录音时已经剩10分钟,使得后面的环节落实欠到位。没有必要花5分钟在游戏上,可以有游戏,但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我设计的“谁的名字”游戏似乎有点过于简单,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又如:在领读单词时简单的可以少读几遍,重点的放在发音复杂的短语上,我几乎是平均分配,每个短语都花了大约5分钟。简单的少读几遍就可以为后面的环节节省一些时间。还有的就是:孩子们在最后一个自编对话活动中,我的要求是小组活动,结果展示时就成了同桌两的活动,所编的对话内容单一,仅仅为了编对话,而不是把所学的知识活学活用。

这堂英语课留给我两点重要的提示:

1.英语课务必求活。课堂上我们必须抓住点滴时间,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做尽量多的事情,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多种灵活、有趣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形成紧凑、有序的教学结构。抓住不可多得的教学契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有创造性的学习。如:在本节课教学动词过去式时,我用反说的方法,我说原形孩子说过去式,我说过去式他们说原形。学生对此兴趣勃然,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就连平时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李斌也能够主动参与,真是非常难得。

2.英语课务必实。课堂上的“活”最终还是要体现为效果上的“实”,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宝贵的40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切不可搞形式主义。不要为追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而忽视扎扎实实的课堂训练,我们更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课一开始时,让孩子跟唱英文歌曲,在教单词时,我跟学生玩的一个游戏和一个chant,但是,学生对单词还是掌握得不好,通过5分钟的游戏学习,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拼读单词,其实也是,六年级的学生应该不能光是看表面的玩玩就可以了,他们更喜欢的是动脑和亲身体验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我想英语课堂教学应更加需要情趣、体验、多维和互动,由教师的讲授型向学生的探究型转变。同时教师也要会欣赏学生,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会知识,并培养口头表达能力。针对一些枯燥的课文内容及阅读文章的学习时,我会先在网上收集一些趣味的故事或者是图片引入课堂学习,使学生能够轻松学习知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50401
后一篇:20150403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