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现孩子的类型:视觉型、听觉型或感觉型——高效学习的秘籍1[原创]

(2014-10-23 10:32:44)
标签:

视觉型、听觉型、感觉

学习方法

知识接收

高效学习

教育方法

分类: 教学记录

学习,绝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雯子昨天晚上参加一个讲座,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语文老师介绍学习的方法,收获不少,故而总结一二,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视觉型、听觉型、感觉型孩子的类型区分。

 

我们每个孩子对于同一个信息的接收频道不一样,以英语单词apple的记忆为例;

  • 有些孩子看到一个苹果摆在自己面前,然后听老师说这是apple,他就记下来了;
  • 有些孩子听到老师用不同的音调重复apple,他自己跟着读了几遍,然后就记下来了;
  • 有些孩子触摸下苹果或者想象一下苹果的香甜味甚至咬上一口,那么他就把apple这个单词记下来了。

不同倾向的孩子就是属于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孩子对于同一个信息的接收方式也是不一样,然后同一个班的同一老师教学,有些孩子很喜欢并且接受得很快,成绩提升很快;反之,孩子觉得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收获;甚至会有孩子不喜欢这个老师,进而不喜欢这个科目,造成“偏科”。

 

那么,孩子的知识接收类别怎么区分?

  • 倾向于“看”到即所得,那么这样的孩子就是“视觉型”;
  • 倾向于“听”到即所得,那么孩子就是“听觉型”;
  • 倾向于自己亲自接触或经历过才更容易接受,则是“感觉型”;

 

接下来,我们就要了解孩子对于知识的接收频道,到底是什么?如何鉴别孩子的类型?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孩子某科目的学习怎么样?

 

视觉型的孩子会这样:

  • 眼睛会盯着黑板,看老师的表情,或老师使用的图片道具等;
  • 老师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 书上或笔记本上会记录很多笔记,习惯性会做下划线或标志“星”或“三角形”的符号表示重要;
  • 背书的时候,喜欢盯着看,不开口朗读但是会在心里分析默读;
  • 如果一首古诗或者单词,配上颜色丰富或线条明显的图片,更容易记忆或背诵。

 

听觉型的孩子会这样:

  • 课堂上不会将注意力放在黑板上,而是在老师身上,甚至可以闭着眼睛上课,但是知识的接收程度很好;
  • 书本上基本上没有什么笔记;
  • 背诵课文喜欢大声朗读,反复重复;
  • 喜欢说话,且描述的内容很详细;
  • 喜欢听歌,有些时候会变听音乐边做作业。

 

感觉型的孩子会这样:

  • 平时不是很爱说话;
  • 当问及“好不好”时,会回答“感觉有点晕……”或“我感觉还可以……”;
  • 上课眼睛会跟着老师的眼睛走,老师的眼睛看着自己时,会很开心并且表现很认真或者小声回答老师的问题;
  • 老师经常朝着自己笑,就觉得老师人很好,感觉很舒服,很喜欢这个老师;
  • 喜欢“分解”家里的小电器,尤其是男孩子;
  • 如果孩子与父母或者老师的关系不是很融洽,他一般不会发表任何观点,可能多年后,他会告诉你说“在我3年级的时候,你干过……样的事情,那个事情让我感觉……”

 

如果上述内容还不能帮您辨析自己的孩子属于哪一种类别,您可以跟孩子进行这样一个“心理测试”。

下面是来自美国感知类型测试,看看你是怎样看待世界的。以下每个问题中请选择一下答案,在你选定的字母上画圈。

1、如果我去渡假的海滩上只剩下3个房间了,我会选择 
     A、面向大海,但噪音大的
     B、能听到大海,但看不到大海的
     C、舒服但噪音大,看不到大海在
2、遇到问题时:
   A、寻求其他办法
   B、就问题展开讨论
   C、重新安排细节
3、开车时,我希望车内:
   A、看上去很舒服
   B、很安静或声音很强劲
   C、感觉舒服或安全
4、向别人描述刚刚参加的音乐会或其他活动时,我首先:
   A、描述看上去的样子
   B、告诉别人听到的声音
   C、传达感受
5、在业余时间,我最喜欢:
   A、看电视或电影
   B、看书或听音乐
   C、身体活动(做手工或园艺)或者体育活动
6、我认为人一生中都应该体验的一件事是:
   A、形象
   B、声音
   C、感觉
7、在下面的活动中,我花时间最多的是:
   A、做白日梦
   B、倾听自己的思想
   C、俯拾自己的感受
8、当别人试图说服我时:
   A、我希望看到依据或证据
   B、我通过交谈取得共识
   C、我相信自己的直觉
9、我通常说话和思考速度:
   A、快
   B、中等
  C、慢
10、通常我的呼吸来自:
    A、胸腔上部
    B、胸腔下部
    C、腹部
11、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找路时:
    A、我看地图
    B、我问路
    C、我相信直觉
12、买衣服时,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
    A、看上去得体
    B、衣服代表我的个性
    C、感觉舒服
13、选择进餐时,我主要考虑:
   A、餐馆看上去不错
   B、能听见自己谈话
   C、舒服
14、我做决定的速度:
   A、快
   B、一般
   C、慢
记分:
我的感知类型是————
A偏重于视觉,B偏重于听觉,C偏重于感觉型
(看看A、B、 C 三项的得分哪一种偏高,就倾向于哪一种)

 

譬如雯子自己:5A4B5C,也就意味着雯子既是视觉型又是感觉型;然后雯子就猜测在雯子的成长过程中,因为工作的原因会依据不同的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比如雯子会觉得某个事情应该是怎么样的,但是为了说服同事,就需要开始找证据,通过图表或者列电化使自己的观点有依据且逻辑清楚,才会出现视觉型的转变;再者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注意力不至于被周边的谈话吸引,就会用听歌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使注意力更为关注,所以,又有点听觉型。

 

也就是说,某些人会很明显地区分出是哪一种类型。

然而,更多的一部分人,会同时倾向于某2种情况,那么就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接收类型做适当的调整,使自己更加顺利地接收来自于任何类型的人的任何信息。O(∩_∩)O~

 

附赠:家长“西山”的讲座“要点总结”:

1、父母要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和指责;
2、要把孩子学习性格分为:听觉型、视觉型和感觉型,对感觉型的孩子不必关注短期成绩,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听觉型的,鼓励孩子多在书本做笔记,课后找同学补笔记;视觉型的,让孩子多听,利用所有空隙给他听的机会。
3、关于记忆:采用片段性记忆较好,比如记单词可以分音节、记课文可以分段加合并;
4、关于作业:先复习课本和笔记再做作业,尝试对知识要点进行复述;
5、关于预习:这个非常重要,可以延长孩子记忆时间;
6、关于父母:孩子做作业过程不要打扰孩子,会影响思路;与孩子谈心要征求意见,否则没有效果。
7、关于运动:增强孩子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
8、关于潜能:不要限制孩子兴趣,潜能是无限的,母爱、恐惧等都是发挥潜能的机会。
9、关于自学:粗心是父母过渡关心、孩子知识点不熟悉造成的;把学习权还给孩子。
10、关于总结:引导孩子每天把学习内容画成思维导引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