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遇见——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夏骏院长
(2017-12-03 11:43:56)最美的遇见
——致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夏骏院长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
2017年11月1日至10日,来到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姑苏,走进拥有百年历史的苏州大学,参加2017年小学语文教研员国培,这是一段生命的旅程,期待遇见一段美妙的时光。
培训第一天,我们一早从南门走进苏大,小路旁高大的樟树叶绿葱茏,引人注目,粗壮的树干,挺秀的身姿,与欧式教学楼相互映衬,一种中西合璧的浓厚文化气息让人沉静。开班仪式由夏骏院长主持。夏院长声音沉稳有力,语言简练,充满诗意,令人振奋。首场报告也是夏骏院长所作,题为:苏州园林文化背后的教育之道。虽然只有五张PPT(加标题),但丰富的地域文化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带给我诸多启示。《易经·系辞》有云:“圣人立象以尽意。”夏骏院长从苏州独有的传统文化品质出发,聚焦苏州文人式的私家园林,从园林主人、建园背景、景观特征等维度,道出了苏州园林低调、温婉、精巧、诗意的特质,阐释吴越文化中雅、古、隐、幽之生活意境浸润下的教育之道。夏院长在报告中以诗作结:“吴越苍茫剑气消,小园空舞柳丝绦。杏坛常议道何在,无用无为自胜招。”诗中的“消”“空”“无用”“无为”等字很有意味,遵循教育规律,追求无用之用,以“无为”去创造“有为”,在慢的教育中使得受教育者获得知识的充实,精神的充盈,灵魂的净化,也许这就是夏院长带给我们的哲理思辨吧。
由此我产生了联想,古彭徐州是两汉文化发源之地,集楚韵汉风、南秀北雄于一身,故徐州人敢作敢当、有情有义的精神特质较为突出,用徐州方言来说,即“有种”(不怕事,能担当)“讲究”(最朴实,讲诚信)。徐州小语同样底蕴深厚,小语名家众多,与徐州地域的文化滋养息息相关,张庆先生、于永正、高林生、高万同、徐善俊、孙景华等小语前辈博学躬行的实践精神与求真至善的教育品格,在小语教育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我们后辈一生学习的榜样。余虽不敏,也斗胆赋诗一首:“楚韵汉风今犹在,黄楼瑰玮丰碑永。泗水河畔春意浓,务本中和意无穷。”
十天的培训生活即将结束,最后一天下午,结业典礼如期举行。本着善始善终的原则参加活动,却给我带来未曾预约的精彩。
精彩之一:结业式由夏骏院长亲自主持,诗意的开场,走心的表达。
精彩之二:演出之前,播放了两段视频,记录的是国培10天来的研修时光,这是转瞬即逝的美好日子,也是学而时习的充实岁月,短暂而美妙,愉快而芬芳,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这是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意外惊喜。
精彩之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学员点名。当被夏院长点名的五位老师陆续登台,屏幕上出现了“祝你生日快乐”的图文,众人方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在为学员们庆祝生日。细心的老师们在报到时就已经关注到培训期间过生日的学员,可惜我的生日是10月31日,真的是“擦肩而过”了!当夏院长将苏大标识的书签和u盘送到五位“寿星”手中,当全场齐声唱响《生日歌》时,当学员代表激动得热泪盈眶,欲语凝噎时,我的内心充满感动。此刻,流泪是最好的表达。
精彩之四:演出正式开始,我们组的诗朗诵第一个登场,悠扬的乐曲,充沛的情感,虽然没有彩排,表演却也有模有样。综合实践班学员一曲《感恩的心》,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河北沧州张东兴老师导演,小组学员合作表演的穿越版《枫桥夜泊》,基于吴越文化,整合多元背景,给大家带来诸多惊喜。
精彩之五:演出过程中穿插了颁发研修结业证书、苏大校友徽章、优秀学员证书和视频光盘,而且每一次夏院长都会与大家合影留念。
整整两个半小时的结业式相当走心,对于因种种原因没能参加的老师来说,应该是非常遗憾的。
为期10天的2017国培落下了帷幕,10号一早,看到同学群中不断有人说感谢,道再见,不由得一种感念涌上心头。想起董卿在《朗读者》中的一段开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在遇见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在遇见你之后,我结婚没想过别人,这是钱钟书与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于是,在微信中写下这段文字:走进姑苏,走进国培,这是今秋最美的遇见。开幕式简短而隆重,充满仪式感;首场报告轻盈且厚重,满满收获感;结业式走心又热烈,给人愉悦感。感谢苏大,感谢国培,感谢夏骏院长,感谢每一位,让我们遇见丰富多元的研修课程,遇见风格多样的学者名家,遇见不忘初心的理想追求。这是今秋最为美好的遇见,这是今生难以忘怀的遇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