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记(二十五)武隆行之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2012-08-24 10:56:3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且歌且行

 

    在前往武隆的途中,因在涪陵停留,在同学的陪同下,我们专程去参观游览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位于涪陵城区,是中国首座水下博物馆,采用“无压容器”对白鹤梁水下题刻进行“原址保护”。

http://s15/bmiddle/9a46aae2xc7fa278089ee&690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大门)

 

    白鹤梁题刻是矗立在长江上游涪陵段江心中一块长约1.6公里的巨礁,是造山运动时自然形成的砂岩天然石梁,宽约10到15米,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只在冬春之交的枯水期才部分露出江面,因此成为三峡先民观测水位变化、预卜农业丰歉的标志。上面留下了三峡先民为测量长江枯水水位而雕刻的18尾栩栩如生的石鱼,连续记载了长江1200年中的枯水水位和枯水发生的周期,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葛洲坝和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曾经以此为依据,白鹤梁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和“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其中有一尾标注最早的枯水题刻的石鱼,它的眼睛正好是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比1865年长江上设立的第一根水尺——武汉江汉关水尺的水位观测记录,要早1100多年。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石鱼出水”是当地人期盼丰年的“吉兆”。


http://s9/bmiddle/9a46aae2xc7fa38e06408&690

(昔日白鹤梁题刻露出江面的容颜)

     只要白鹤梁露出水面,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梁上题刻,使其成为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的“水下碑林”。梁上汇集的300多名文人墨客以8种书体留下的3万余字的题刻,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最为著名。

http://s3/bmiddle/9a46aae2xc7fa323ed772&690
(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刻)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题刻将永沉江底。为了让后人能观赏这一文物,国家投入2亿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游客可下到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 

http://s10/bmiddle/9a46aae2xc7fa2e4b77e9&690
(如今只能看见沉睡江底的白鹤梁)

    水下博物馆在水下40米处,环境极为特殊。要进入水下博物馆,必须要经过一个和乘飞机类似的安检程序,之后踏上亚洲最长隧道式自动扶梯,进入水深40米处。再通过一条约150米的平直交通走廊,再迈过一道宽约一米、厚约半米的钢制舱门后,进入到60多米长的环形参观走廊。

http://s13/bmiddle/9a46aae2xc7fa2fbb72dc&690
(亚洲最长隧道式自动扶梯)

  参观走廊上的一侧有23个半米大小的水下视窗。从视窗望去,石鱼、书刻等都展现在面前,最近的题刻只有一米远,最远的也不过8米左右。水下题刻周围安装了6排共1万多盏节能灯,可以保证游客清晰地看到题刻。在视窗之外的水中还安装了28个可旋转摄像机,游客通过触摸屏调节可以欣赏到题刻的细致部位,还能通过电脑数据库调集与眼前景观相关的录像资料等,同时,博物馆工作人员全程讲解。

http://s1/bmiddle/9a46aae2xc7fa311174f0&690

    如果您还意犹未尽,可返回岸上陈列馆,继续参观,岸上陈列馆详细记录了白鹤梁题刻的历史变迁,并收藏了在原址上复制下来的题刻拓片,以及伴随白鹤梁题刻流传下来的传说、故事,让您对国宝白鹤梁有更多的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