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早 车
“大榭有座桥就好了”
我家后所村与大榭岛隔海相望。在我小时候,跟着父亲从后所走到穿山南渡口,乘渡船到大榭来钓过毛蟹。那时,大榭的渡船是手摇的小木船。初冬的大榭岛气候寒冷,我们到下半夜收了钓杆,回到大榭南渡口,天还没亮,就在十分简陋的候船凉亭内的草堆里睡了一觉,第二天,乘早班船回了家。这便是我第一次到大榭岛的记忆。http://ww4/large/9a43a9e0gw1eoenah35ogj20lg0b440e.jpg
(开发前的大榭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被分配到大榭中学工作。工作的第一年,我几个星期回家一趟,从学校出发步行,再乘渡船,回趟家需要半天多时间。结婚后,我们住在柴桥的教师,几乎天天骑自车上下班。早晨来、晚上去,每天必须过渡两次。
过渡真的很不容易,我经受了十几年过渡的辛酸苦辣。早晨,赶不上早班船,上班就要迟到;晚上赶不上班次就要等一个多小时,真是差一步等一渡。当时码头十分简陋,遇到低潮位时,渡船靠在码头,船甲板离码头还有半人多高,你得用力举起自行车,攀着船的栏杆往上爬,有时上下船的人挤在一起,就乱成了一团。最怕的是春天下雾和冬天刮大风,雾天,海上白蒙蒙的一片,在码头上等了半天也见不到船的影子;冬天刮西北风,人和自行车都会被海水泼湿,如果不小心,甚至会被海浪卷入海中的危险。最纠结的是渡船停航,当你下班骑车到渡口时,因大风渡船不开了,你就得灰溜溜的顶着西北风回学校,不说人饿了、学校食堂里的晚饭也没有了,最关键的是没有通信工具,家里人还等着你回家吃晚饭,这时的心情真难受。
大榭人出一次岛很难。有一次,我带着一名学生去宁波参加市三好生表彰大会,头一天去,第二天开完会乘公交车返回到穿山码头,最后一班船开走了,我们又在穿山旅馆住了一夜,第三天才回到学校。http://ww3/large/9a43a9e0gw1eoenas8ir7j20l50cimzs.jpg
海岛的交通问题阻碍着大榭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群众的生活。岛上企业的设备、材料运进来,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运出去,都需要靠小小的渡船来完成,渡船还会受到气候和吨位等的影响。海岛医疗条件差,住在岛上的人最担心的是夜里得急病,送到岛外去就诊会耽误时间,如果遇到台风天气,那就只能听天受命了。所以,岛上留不住优秀的人才,在大榭中学工作了七八年的教师都纷纷调离大榭岛。大榭孩子的父母都教育子女,好好读书,读书升学是离开海岛的唯一途征。大榭人也永远不会忘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春节正月初二的早晨,大榭渡船发生的海难事件。
那时,我们几个年轻教师一起聊天时正常说的一句话“大榭有座桥就好了”,有人说“除非七顶山变成了金矿和银矿,否则,大榭岛永远不可能造桥”。造一座通往岛外的桥成为世世代代大榭人的梦想。
浮桥
1993年3月5日,是改变大榭历史的日子,国务院批准中信公司开发大榭岛,小小的海岛渔村成为开发建设的热土。
开发大榭岛,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当时,大榭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在海上架一座浮桥来解决开发建设初期所需要的材料和物资的运输问题。短短的半年时间,投资近二千万元的大榭跨海钢铁浮桥投入使用,从此结束了进出大榭岛摆渡的历史。http://ww3/large/9a43a9e0gw1eoenb8ijj5j20hr0cignx.jpg
(开发建设初期搭建的浮桥)
那一年,我买了一辆摩托车。浮桥的桥面不宽,栏杆又低又弱,两条浮船连接处高低不平,风浪大时,浮桥摇晃得厉害,不断发出浮船之间的撞击声和海浪拍打浮船声,凶涌的海水翻越过桥面,在浮桥上骑摩托车很危险。浮桥受到潮水的影响,高潮位时,中间的桥面隆得很高,连接岸边的两头被海水淹没,无法过桥,要等到退潮后,淌着浅水抢着上桥;低潮位时,中间桥面凹下去,连接两岸的桥板很陡,尤其在冬天结了薄冰,车轮容易打滑,正常发生自行车子、摩托车跌倒的情况。刮大风时,也会关闭浮桥,但是,有了浮桥比渡船方便了很多。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1997年4月19日,大榭跨海大桥开工兴建。大榭岛每一个人都十分高兴,大家奔走相告,大榭人的梦想终于能实现了。当时,我接到大榭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张主任的通知,让大榭中学学生铜管乐队担任大桥奠基仪式的迎宾仪仗队,我们的心情更加激动,学生们抓紧时间排演迎宾曲。大桥奠基典礼的那一天,我带着学生铜管乐队,早早等候在大桥工地的现场,一曲曲优美的旋律,迎来了中央领导和各位佳宾的赞扬。
四年的造桥时间很慢长,我天天望着黄峙江上的一点点变化,在我的脑海里记录了大桥建设的全过程。向外慢慢延伸的暂桩、高高耸起的桥墩、宽大坚实的桥箱、彩练当空的引桥……造桥工人战酷暑、抗严寒,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克服一个个困难,经过建设者的周密设计和精心施工,于2000年6月24日凌晨大桥桥面顺利合拢,气势恢宏的大榭大桥高高的横卧在黄峙江上。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http://ww4/large/9a43a9e0gw1eoenbh15mvj20iq0cimzv.jpg
(大榭一桥)
通车的那天,大榭岛的男女老少都去看高大雄伟的大榭大桥,比过节还热闹,这是大榭人民梦寐以求的桥,终于展示在我们的眼前,很多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有了大榭大桥,彻底改变了大榭岛”的投资环境,一些企业纷纷上岛投资办工厂,开发建设突飞猛进。大桥承担着繁忙的交通任务,每天几万辆汽车在桥上行驶,把码头上的货物、工厂中的产品不断地运出去,把开发建设需要的材料、物资和生活品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大桥成为大榭开发建设的生命线。
步入“双桥”时代
2013年10月28日,总投资近20亿元大榭第二座大桥又建成通车,将为大榭岛“三年攻竖,五年倍增”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大榭二桥是大榭开发史上投资额度最高、建设难度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基础设施工程,其跨径居国内同类型斜拉桥首位。大榭二桥远看有如长虹卧波,“风帆”造型优美流畅,寓意着“海上新城”扬帆远航,成为大榭崛起的新地标。http://ww1/large/9a43a9e0gw1eoenbo2zt2j20i70citbo.jpg
(大榭二桥)
有了大榭一桥和二桥,大榭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大桥24小时畅通无阻,人们可以在家门口坐上公交车去宁波、北仑,再也不用担心下雾、刮风、气候不好、船停航,当天就能来回;有病人去岛外就医,大桥就成为生命绿色通道;在外工作的大榭人,想回来看望父母、长辈和朋友,不再像过去摆渡过海那样麻烦,大桥为生活在外的大榭岛的子女们开通了尽孝之道,也拉近了亲朋好友的距离。宁波自来水管也道抱着大桥通到大榭,家家户户都喝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每年夏天不再为抗旱而烦恼。
有了大榭大桥,海岛的概念慢慢被淡忘。大榭岛不再孤独,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海岛的不利因素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桥是大榭连接陆地的纽带,是通向世界的窗口。大桥为大榭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大榭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http://ww2/large/9a43a9e0gw1eoenc1p5d2j20ir0cidii.jpg
(大榭步入 “双通道”时代)
而今,我开着私驾车飞驰在大桥上,听着收音机中播放的《希望的田野》歌曲,白云从头顶上飘过,高大的楼宇、繁忙的港口、现代化的工厂就在脚下,一座座大码头排列在黄金海岸线上、一个个大工厂拔地而起,一艘艘万吨巨轮进出港湾,一辆辆集装箱卡车和油灌车在马路上奔驰,大榭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汽车驶进我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山青水秀的大榭岛时,有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发展是硬道理”。此时,我像是在梦境中一样,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http://ww4/large/9a43a9e0gw1eoenckbwmzj20m8080wh4.jpg
(本文获浙江省开发区协会开发区建设30周年征文一等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