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11-18 11:33:22)
标签:

备课

分类: 数学组活动记录

几何与函数的综合试题研究

1.解题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试题是一道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突出对数形结合、函数思想的应用和考查。试题让学生在运动中探究问题的本质,发现变量之间互相依存的函数关系,改变了中学数学原来的“静止”状态,把“运动”的观点与思想渗透到传统的数学知识内容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试题第(1)问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等几何知识给予解答;第(2)问根据图形的面积关系,运用勾股定理列出函数关系式,然后用配方法求最值;第(3)问已知函数值S,求对应的自变量t的值。

2.试题的知识载体:

试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全等三角形、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演绎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试题的原型:2006年佛山市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B=1EFGH分别是ABBCCDDA上的点,且AE=BF=CG=DH. 设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AE=x(0x1).

(1) 如图1,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

S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S最小值S 0

在图2中画出中函数的草图,并估计S=0.6x的近似值(精确到0.01)

(2) 如图3,当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A=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时,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4.编制的试题:

如图,在边长为4cm的正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中,点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分别按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方向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四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面积为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运动时间为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1)试证明四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是正方形;

2)写出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关于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运动几秒钟时,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EFGH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58?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5.试题的详细解答:

1) 点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在四条边上的运动速度相同

AEBFCGDH

在正方形ABCD中,∠A=∠B=∠C=∠D90°,

 ABBCCDDA

EBFCGDHA

AEHBFECGFDHG  S.A.S

EHFEGFHG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AEH=∠BF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四边形EFGH是菱形。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又 ∠BEF +∠BFE90°

∴∠BEF+∠AEH90°

∴∠FEH180°-(∠BEF+∠AEH)=90°

∴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  运动时间为ts),运动速度为1cm/s

       AEtcmAH(4t)cm

  方法1: 由(1)知 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方法2:由(1)知,AEHBFECGFDHG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3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EFGH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58.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3时,四边形EFGH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比是58

6.试题编制的过程分析:

(第一稿):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中,点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分别按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方向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

1)在运动中,点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所形成的四边形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为( *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2)当点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EFGH的面积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运动时间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等于多少秒时,四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面积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是正方形ABCD面积的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说明: 把原题改编成图形运动类试题,使得试题比较灵活,展现形式活泼、新颖;

增加第一问,并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试题的门槛降低了;

删除原题的第二问,另外设置一个与前二问有关联的问题,以形成递进关系。另外,这一问也可考查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情况。

(第二稿):在边长为4cm的正方形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中,点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分别按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方向同时出发,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四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面积为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运动时间为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1)试证明四边形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是正方形;

2)写出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关于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运动几秒钟时,面积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四边形EFGH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比是58?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说明: 把“边长为1cm”改成“边长为4cm”,这样便于学生计算,在配方时尽可能地不出现分数;

把原来的选择题设计成一道几何证明题,这取材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华师大版)初中三年级(九年级)(下)第27章《证明》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2,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材,注意课本的典型例题及其解法。这不但可以考查几何演绎推理能力,而且为第二问的解答作铺垫;

第二问改编后,使得问题更加简明,目的性更强,便于学生理解和解答;

将第三问改编成存在型问题,同样使试题形式活泼、新颖,同时还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创新能力。

7.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九年(1)、(2)两个班90名学生进行试题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0

1---4

5---8

9---13

14

人数

9

25

15

29

12

百分比

10%

278%

167%

322%

133%

绘制成统计图如下: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注:本试题满分为14分)

从统计图表来看,本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其中优等生表出较强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与书写习惯。现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列举如下:

1)在求证第一问时,有些学生只证明了四边相等,没有证明一个角等于

90°;也有些学生只证明一组边对应相等,而没有证明四条边都相等。

2)也有极少数学生用A.A.A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3)列出函数关系式后,配方时出错,常见的错误有: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4)在求最值时,不会用配方法,而是直接令t=0,求S的值;

5)书写不规范,比如:AEHBFECGFDHG,(将“”写成“=”)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将字母写错)

6)在求函数关系式时,有些学生把它设成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然后再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也有少部分同学写成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8.试题的拓展与变式:

变式1在试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追加一问:

4)若将条件“以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改为“点EG1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点FH2cm/s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四边形EFGH的面积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吗?若有,请求出这个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四边形EFGH的面积有最小值,最小值为7,此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变式2还提出下面一个问题:

5)在运动过程中,连结EG,试猜想线段EG一定会经过哪一点,并说明理由。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参考答案:易证四边形AECG是平行四边形,ACEG是对角线,所以EG一定经过AC的中点。
   
变式3已知,如图,EFGH按照AECGBFDHBFnAEn是正整数)的关系,分别在两邻边长为ana的矩形ABCD各边上运动,设AEx,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S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1)当n12时,如图,如图,观察运动情况,写出四边形EFGH各顶点运动到何位置,使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当n3时,如图,求S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探索Sx增大而变化的规律,猜想四边形EFGH各顶点运动到何位置使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3)当nkk1)时,你所得到的规律和猜想是否成立?为什么?

   参考答案:(1)当n1时,如图,要使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EFGH四点应恰好为各对应边的中点;

    n2时,如图,要使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仍必须有EFGH为矩形ABCD各边中点。

2)当n3时,如图,由题意可得,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要使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即点EAB中点,

    同理,点FGH也应分别是BCCDDA的中点

    EFGH运动至矩形ABCD各边中点,有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3)当nkk1)时,上述规律和猜想是成立的。

    理由: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9.试题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在命制试题的过程中,我感觉到在初三复习备考中,首先要把七至九年级的数学教材系统梳理几遍,根据各自的习惯,构建有自己特色的知识网络体系,做到随时可以清楚的回忆相应的知识板块与相应的解题策略;重视各重点知识块的连结点与交汇点,这通常是命制综合题,考查数学能力目标之所在。

其次,熟练掌握课本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仔细分析解题思路,思维方法及蕴涵的数学思想,因为综合题也常常是通过对教材中典型问题的深化和发展形成的。因此,数学复习应该以教材为主,其他参考资料为辅,重视教材中典型例题的一般解题思路,重视这些题目的变式训练。

最后,通过自己不断地对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能进一步理解问题的本质、命题者的意图,优化解题过程,探索规律,形成有自己独特的解题风格,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2022学年第一学期数学组七年级第二轮集体备课活动之课题研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