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备课组第一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22-03-31 16:23:21)
标签:

备课

分类: 科学组活动记录

    科学学科教学预案(详案)

备课

类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一备:(吕小敏),二备:()

上课

课题

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课时

1课时

教材

学情

分析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

1

教学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教学重点

难点

1、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2、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设计:

【引入】回忆以前学习中,曾用用过的符号。

【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实物?

【板书】一、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引语】除了符号,我们还使用模型,请举例。

        如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模型呢?

1、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2、读图:

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通过读图,可知:

一、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4、模型的不同表示方法:

【练习】

【补充】元素符号的记忆和书写。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    运动学:v     t      s   电学:R    I    U

            单位:m/s   s      m   单位:Ω   A    V

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授】

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

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

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

            2、避免混乱

三、模型

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

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

   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

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

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四、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

   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用模型表示水分子

   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

   请同学在书上填空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一点,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对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示意,如光合作用,我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的写成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我们以后要学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

  

板书设计

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符号

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3.类型:

1)物体的复制品;

2)事物变化的过程;

3)图片、图像;

4)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二、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科学学科教学预案(定稿)

备课

类型

新授课

设计教师

一备:(吕小敏),二备:(吕小敏)

上课

课题

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课时

1课时

教材

学情

分析

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

1

教学目标

 

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

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教学重点

难点

1、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

2、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地球仪、PPT图片、细胞模型)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设计:

【引入】回忆以前学习中,曾用用过的符号。

【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实物?

【板书】一、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引语】除了符号,我们还使用模型,请举例。

        如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模型呢?

1、因为地球太大,难以认识,所以人们常用地球仪。

   因为细胞太小,难以观察,所以人们画出了细胞模式图。

   由于眼球构造太复杂,难以表达,人们制造了眼球模型。

2、读图:

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通过读图,可知:

一、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4、模型的不同表示方法:

【练习】

【补充】元素符号的记忆和书写。

【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    运动学:v     t      s   电学:R    I    U

            单位:m/s   s      m   单位:Ω   A    V

请同学用一个次来概括一下以上的内容,可见这些都是一些符号

【新授】

一、请同学说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

二、请同学门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

   讲解: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再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可见

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

            2、避免混乱

三、模型

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

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

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画出细胞模式图

   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

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

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

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四、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

   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就是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用模型表示水分子

   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

   请同学在书上填空

   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一点,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图,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对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 示意,如光合作用,我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的写成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我们以后要学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

  

板书设计

1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一、符号

1.举例:航模、船模、宇宙飞船模型、建筑模型等。

2.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3.类型:

1)物体的复制品;

2)事物变化的过程;

3)图片、图像;

4)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二、符号

1.举例:速度v、时间t

2.作用:

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2021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备课组第一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21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备课组第一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21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科学备课组第一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