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江八中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第一次集体备课

标签:
集体备课 |
分类: 语文组活动记录 |
鳌江八中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年级: 九年级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林珊珊 |
活动时间 |
|
活动地点 |
2.28 |
活动主题 |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探讨 |
主讲人 |
王宏任 |
参加对象 |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及进程 |
1.
2.
3. |
||
活动反思与意见 |
集思广益,确实可以更好地达成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虽然疫情没有解除,但我们备课组为中考复习工作献计献策了。 |
||
过程确认 |
|
说明:活动一周内,由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集体备课:《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第一稿
集体备课:《中考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第二稿
一、文本分析
审题就是审查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利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审题立意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主题,是第三单元写作训练主题“谋篇布局”准备,是与第三单元训练主题一脉相承的。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半的写作实践,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审题立意的方法,但是学生的审题立意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因此此次审题立意需要把学生零散的审题立意知识和经验整合,使其更有条理、更系统。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审题立意的要求。
2.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3.能够根据审题立意的结果,按要求完成写作活动。
四、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类型写作题目的审题立意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审题立意非常重要。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二)一般命题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训练
1.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表格填写结束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立意,选代表发言。
2.学生发言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明确表格内容。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以上表格,总结有限制条件的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把握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进而确立中心思想。
(三)比喻性题目的审题立意训练
1.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填写下列表格。表格填写结束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立意,选代表发言。
2.学生发言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明确表格内容。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以上表格,总结比喻性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明确题目的比喻意义,根据写作者所选定的意义为它匹配恰当的题材。
(四)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
1.(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1页写作实践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表格填写结束后,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合作丰富立意,选代表发言。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
“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
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2.学生发言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并明确表格内容。
3.老师提问:请同学们依据以上表格,归纳材料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
明确:
(1)分析、归纳材料的基本意义
(2)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解析材料的意义,在各种层面上与所积累的材料相结合,得出一个或多个具体认识,选定其中一个,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一般命题作文题目、比喻性题目、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并归纳了三类作文题目的审题立意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今天这节课学到的审题立意的方法,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
把握题目的限制条件,明确选材的范围,确立中心思想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请同学们对下面三个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
题目一
学习本单元,你认识了孔乙己、奥楚蔑洛夫、何满子、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这些鲜活的人物,你想对他们说写什么呢?请你中选择一个,以“给×××的一封信”为题,说说你的心理话,表达你的所思所想。
题目二
阅读下列对孔乙己、奥楚蔑洛夫的评论,从中选取一个,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谈谈你对这一人物的看法。不少于600字。
孔乙己
1.“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失去人的尊严与资格,被社会所耻的下层知识分子。”——美学家刘再复
2.“值得同情与焦虑的,有着悲剧性、荒谬性地位和命运的知识分子。”——北大教授钱理群
奥楚蔑洛夫
1. 一个灵魂丑恶,面目可憎的沙皇走狗。
2.一个溜须拍马、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
题目三:小说往往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小说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常常能折射出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读了《孔乙己》你有什么感想,请以“可悲可叹的长衫”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疫情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风雨中我们共成长”
一场疫情,让2020年的春节变得与往年不同。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疫防疫:最美逆行者在前方冲锋陷阵,建筑工人夜以继日筑起战役堡垒,志愿者以各种姿态守卫平安……灾难带来苦痛,也会放大人性的光芒,让人痛定思痛,深刻成熟。
为了定格疫情之下生活中的感人画面,留下特殊时期你的思考与成长,特举办“风雨中我们共成长”主题征文活动,热诚欢迎全踊跃参加。
一.审题(1.适合写哪种文体 2.哪个题目更能写出精彩)
(1)静下来,你会听到
(4)那一刻,我懂得了(3)抗击疫情,使命有我(6)最美的逆行者(8)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是1958年毛主席面对血吸虫病毒的呐喊!
“这不是衣原体感染,而是病毒!”2003年,在钟南山院士的呼喊下,我国抗击非典的战役打开了新局面!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是武汉作家面对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感言。
从某种意义上讲,灾难一直在让人类面临各种挑战,同时又启迪深思,让人心生敬畏。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以“2040年,我们遇到的那粒‘尘埃’”为题,写一篇文章。
B组
(7)中国的脊梁
(8)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二.立意选材
1、听到、看到了什么?
用自己的眼去发现
2、懂得了什么?
尊重自然
同心协力
众志成城 以身许国与精致利己
坚毅 乐观 正直 责任 智慧 勇敢 无私
三.范文例析:(尊重版权 部分节选)
1.《最美的逆行者》节选
“风雨无阻的身影”
寒风呼啸,雪花漫天,树叶销声匿迹,暖气屋里的我无聊的趴在窗口。
小区的路上空空荡荡,车子呆呆地趴在路边,小区门口身着深蓝色的制服的门卫在风雪中屹立。口罩上部露出的脸仿佛早已冻得僵硬,可帽檐下的那束目光却仿佛如那坚定的身子一般紧紧注视着门口丝毫不动。每来一辆车,他们都会用冻僵的手紧抓住笔,把头探向车中询问情况并即时记录。
道路上,空无一人,树叶沙沙作响都听得一清二楚。那风雨无阻的身影仍直立如参天大树,护佑着一区平安。
写作提示:
1.写身边人与事,更真实感人。不做媒体资料的搬运工
2.细致的描写(客观)
2.《静下来,你会听到》节选
静下来,我们会听到那些“逆行”的英雄们匆忙的脚步声。疫情来临,当人们躲在家中不肯出门时,社区的工作人员却步伐匆匆,挨家挨户的发放口罩。
楼道中,全副武装的居委会的阿姨肩扛手提步履匆匆。她嗓音沙哑,不停的提醒着走过身边的每一个人:“尽量少出门啊!口罩要带好啊! ”厚厚的口罩挡不住话语中满满的关切。说完便匆匆赶往下一家,只留下一串串厚重的脚步声,如同节奏鲜明的鼓点久久回荡在我心中。
写作提示:
1.细致刻画声音:听到了什么?
2.
《你的样子,真
3.《2040年,我们遇到的那粒‘尘埃’》节选
叮!“速报1:新疫情出现,全国各地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防控期间请市民配合消毒机器人工作,如有异常,请将您的身份信息输入,医护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到达!”
脑海里闪过2020年的记忆,心里的恐惧与害怕似乎少了些,20年我们时刻准备着面对不明病毒的再次考验。
“速报2:病原体已查出,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无其他传播途径。”
写作提示:
1.展现时代的进步
2.合理的想象
4.《那一刻,我懂了》
农村的年底更像是过年,刚进村口,一排排的红灯笼,一对对的红春联首先映入眼帘,一群群的乡下人操着独特的口音,谈笑风声,笑意满面,远处还有小孩子断断续续地玩摔炮的响声,四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息。这种气息也让我把武汉的疫情抛在了脑后,就好像它从来没有发生过。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回到了城市。宽阔的大道上行人很少,只有零零星星几辆车。匆匆而过的行人全都戴上了口罩,彼此不语,满眼尽是焦虑。沿街的店铺大门紧锁。昔日热闹的市中心,也好像一锅热水,突然被放入冰桶中。
写作提示:
1.生动客观的描写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2、“所见”写得细致、“所感”才能深刻入眼入心。
4.《中国的脊梁》节选
写作提示:
1.透过人与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浮于表面,不人云亦云 。
2.不被材料牵制,要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