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社会、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9-09-27 14:12:13)
标签:
计划 |
分类: 教研组计划 |
2019学年第一学期社会、道德与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执行人:雷大成
一、指导思想
依据县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安排,本学期教研工作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途径”与“基于常规的质量提升”为研究重点,聚焦课程改革、课堂变革、评价研究和队伍建设等,深入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教材,坚持“学为中心”,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我校初中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化课程改革
继续深化《基于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拓展性课程群的建设》的研究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新教材培训,贯彻选择性学习理念,渗透选择性、个性化教育理念,推进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上引导教师探索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路径,突显学科核心素养,提高教与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形成一批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拓展性课程纲要和典型课例,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全面推进校本教研和学业评价,促进教研文化和谐生成
1、立足常规建设,借力“新常规”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全面落实《温州市初中教学常规(2016 年版)》《温州市初中学习常规(2017 年版)》,通过条目解读、案例分析、课堂观察、教学评比、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将常规的基本要求内化为自觉意识,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认真做好教育部统编《道德与法治》(八上)和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下册) 教材培训工作。以日常课堂教学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学教关系、 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深度学习”。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作为深化课改的切入点,深入开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重点研究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实践。继续做好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与高中相关学科教学衔接的研究工作,即在知识衔接研究的基础上,突出教学方法、学科核心能力的衔接研究。
2、重视队伍建设,强化校本途径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初中先进教研组的展示与交流活动,尤其是对小规模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示范与指导;以及上级相应的检查与评估,促进完善教研组活动的机制建设。进一步明确教研组建设发挥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3、坚持质量导向,依托“命题班”提升命题评价能力。
继续探索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评价。积极参加命题研究班的学习,引导教师研究考试,分析数据,反思教学,打造一支教学评价方面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导向功能,关注后20%学生学业成绩,积极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学生小论文比赛不断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继续开展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和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质量分析和评价研究,指导学校的课堂教学、练习与考试,提高学校教学的目的性。
(三)做好教学月检工作
(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三、具体工作安排
周次 |
日 |
内 |
1 |
9.2-9.8 |
报名注册、始业教育 |
2 |
9.9-9.15 |
教师节、中秋节 |
3 |
9.16-9.22 |
教研组专题会议及计划制定 |
4 |
9.23-9.239 |
校田径运动会、社会实地考察活动 |
5 |
9.30-10.6 |
第一次集体备课(七八九年级) |
6 |
10.7-10.13 |
教研组课堂活动周(翁迪真、方海珍开课,温蓬莱、李志雨主评) |
7 |
10.14-10.20 |
|
8 |
10.21-10.27 |
|
9 |
10.28-11.3 |
|
10 |
11.4-11.10 |
|
11 |
11.11-11.17 |
期中考试 第二次集体备课(七八九年级) |
12 |
11.18-11.24 |
|
13 |
11.25-12.1 |
教学活动周(雷大成、郑兴利开课,林德阳、谢秉昌主评) |
14 |
12.2-12.8 |
|
15 |
12.9-12.15 |
|
16 |
12.16-12.22 |
第三次集体备课(七八九年级) |
17 |
12.23-12.29 |
教学检查 |
18 |
12.30-1.5 |
元旦放假、期末复习 |
19 |
1.6-1.12 |
期末考试 |
20 |
1.13-1.19 |
寒假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