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菌草种植技术简介

标签:
巨菌草种植 |
分类: 菌草 |
巨菌草年亩产量最高超过25吨,营养价值极高,鲜草粗蛋白4.6%、精蛋白3%、糖3.02%,干草粗蛋白18.46%、精蛋白16.68%、糖8.3%,牛、羊、马、兔、猪、野猪、鸡、火鸡、草鱼、青竹鱼、鸭、鹅、竹鼠、豚鼠等动物均十分喜吃的一种全功能牧草(因为含有糖分、清甜可口),消化吸收率名列牧草前列,在离地面5~8厘米处截断,使巨菌草加强分蘖。
巨菌草好高温,喜水肥,不耐涝,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种植前深耕除草,施足农家肥。农田实行开畦种植;山园应整地为畦,陡坡地应沿等高线平行开穴种植;涂园、河滩应整地为垄,垄间开沟。巨菌草栽培技术春秋季均可播种。秋播收割利用次数较多,总产量高;春播可延长收割利用期,且草质鲜嫩,但总产较低。巨菌草种植技术简介秋播的播种期在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上旬。
巨菌草属无性繁殖植物,选择6月龄以上、健康的茎节扦插或根茎分株移栽方式[2]。在土壤、气候及管理条件较好时,可直接在大田栽种。巨菌草栽培技术为保证茎节(根茎)出苗率,应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栽培。播种操作播种前亩施猪栏肥1000至1500公斤。如无猪栏肥等有机肥,可亩施钙镁磷肥25至30公斤作基肥。施肥后翻耕整地做畦。巨菌草种植技术简介要求畦面平整无大土块。育苗时间在3—5月、气温达到15℃以上时较为适宜。先将茎秆外包裹腋芽的叶片撕去,用刀切成小段,刀口的段面应为斜面,每段保留1个节,每个节上应有1个腋芽,芽眼上部留短,下部留长,当天切成的当天下种。种苗移栽后同时浇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粪肥,确保土壤湿润,以定根促苗。下种时将备好的种节腋芽朝上,并与地面成45°斜插于土壤中,节芽入土3cm,间距5~7cm,并用细土将腋芽覆盖,及时浇足1次清粪水或清水保墒。下种后约7~10d开始出苗,期间应及时松土,适时除草、追肥,待苗长高20~25cm时(20~30d),即可取苗移栽。巨菌草栽培技术苗期有一定分蘖现象,为扩大大田种植面积,可将分蘖株分数株移栽。
一般3—5月、温度达15℃为最佳栽培时期,也可随时育苗随时移栽。作青饲料用的栽培应密些,饲养牛、羊的栽植3.0万株/hm2,饲养家禽的栽植4.5万株/hm2,行距为50cm×66cm或33cm×66cm。在大田移苗栽培前,施优质农家肥30t/hm2。可开沟种植和开穴(塘)种植,前者适用于农田,后者适用于山园。管理巨菌草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巨菌草栽培技术分蘖盛期以后,已封行遮阴,可不再除草。种苗移栽后同时浇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粪肥,确保土壤湿润,以定根促苗。
每次收割以后,应补施少量氮肥,能够加速再生,提高产量,苗期要注意地老虎和蝼蛄危害,如有发现用“毒丝本”农药防治。收割巨菌草收割草层高度为80厘米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巨菌草在生长到50~70厘米时就开始刈割。14公斤鲜草可增长一公斤草鱼,鱼产量可增加22.70%;18公斤鲜草可增长一公斤肉鹅,可占到饲料比例的60%以上而且生长迅速;种植一亩鲜草辅以精料可供养奶牛4-5头,日产奶量可增加0.62公斤;可供育肥肉牛8-10头,平均日增重1.08公斤;可供养羊25-30只,……。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7年,种植一分地8个月后可扩种到50亩,病虫害极少。北方如果种植在大棚中,可成为唯一能周年生产保证有牧草供应的品种,在广西、海南、广东、福建等热带区域,种植巨菌草能保持周年供应。
第二次刈割时是在巨菌草生长到80厘米左右时,每一株的刈割点为苗的生长点以上的5厘米处,所有叶片全部刈割,以后每20天都按此方法刈割一次。这种刈割方法的优点是:能使巨菌草的分蘖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在生长点以上刈割后,巨菌草的新叶片生长速度是过去刈割方法的2倍以上,鲜草更鲜嫩;降低了种茎节的长度,而明显地增加了种茎节的数量(近2倍),节数的增加,也就增加了叶片的数量和种茎节的数量。巨菌草种植技术简介产量较过去的刈割方法年产量提高约30%以上。
巨菌草种植技术由增润菌草网提供:www.juncao.com.cn
|
前一篇:甜象草种植技术简介
后一篇:皇竹草套种黑麦草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