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狂欢——浅析《钢的琴》中音乐的运用
(2012-02-22 16:07:02)
标签:
陈桂林东北钢的琴音乐《地道战》文化 |
分类: 影视剧评 |
在电影艺术中,音乐是影视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电影音乐与银幕画面紧密配合,电影画面传递内容,音乐则成为电影表现力的载体而贯穿电影发展的始终,并潜移默化地推动剧情的发展。可以说音乐从听觉上为画面调动观赏者更加入境的情绪,画面从视觉上为音乐提供逼真的视觉冲击,两者搭配起来珠联璧合,大大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本文结合影片《钢的琴》,对影视作品中音乐对情节的渲染及主题的表达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一 突出影片的时代感
无论任何影片的主题音乐基本都会有这样一种特征即时代感。这个特征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由于音乐本身所处的时代而具有的时代感,比如红歌、流行歌曲。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流行歌曲,而这个歌曲又是和这个时代紧密联系的,在电影中则是借助音乐的这种时代感表达影片故事所处的时代。比如影片《地道战》、《甜蜜蜜》、《小武》中使用的音乐《地道战》、《甜蜜蜜》、《霸王别姬》,这些音乐产生于当时的年代,并在电影中用来表现表达故事所处的年代。二音乐因为运用于电影而具有了电影所赋予的时代特征。比如《勇敢的心》讲诉的是苏格兰独立战争的故事而剧中的音乐《苏格兰风琴》是近代所作,但提起这部影片我们就会想起这首配乐。三音乐的歌词具有某种时代特色而具有的时代感。这比较多见于电视剧的配乐,如《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历史的天空》。
影片《钢的琴》是以八十年代国企改革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新经济因素进入为背景的,因此整个影片的时代背景可以定位到八十年代。影片中的音乐也多使用七八十年代的歌曲,比如《心恋》、《跟往事干杯》、当时在东北流行的俄罗斯歌曲《三套车》等,用当时的歌曲来表达当时的故事、表现故事的背景这属于音乐时代特征的第一含义。影片的故事很简单:下岗工人王千源为了使女儿能学钢琴并且夺得抚养女儿的权力,先是偷琴,不成后又决心造琴,琴造好了但女儿还是选择了象征着商业时代的母亲。我们通过对影片时代背景的分析不难确定整个故事的基调,即对已逝的东北老工业时代的一种怀恋。
二 以音乐叙事
电影主题音乐通过其表意的手法,通过音响来表达电影的主题思想,听众则凭借主题音乐的声音来对电影想要表达的主题进行感知,因此音乐具有对情节的辅助描述作用。美国音乐心理学家默塞尔说:“视听结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即使是音乐家也十有八九同普通人一样有这种表现。”
“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 在影视作品中,音乐这个听觉元素的使用应该是和画面的视觉元素相辅相成的,那些不易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就通过音乐来传达给观众,在这里音乐就起着叙事的作用。陈桂林和他的一帮朋友到学校偷琴,结果被发现,陈桂林放弃了逃跑回到操场。这时出现了一个画面,陈桂林一人在灯光下坐在雪花中弹奏起《致爱丽丝》,周围是一片黑暗。接下来的画面是他们几个人坐在民警办公室里,或发呆或睡觉,音乐在一个民警推门而入时戛然而止。当他们偷琴被发现时,他们的情感应该是失望和羞愧的。首先学校的琴没有偷成那么小元的琴就泡汤了,陈桂林无法给女儿一个交待。他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失望。其次他们作为工厂的员工现在竟然来学校偷琴还被关了一夜,其羞愧之情可想而知。在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他们一排默默的坐在凳子上,脸上的表情是无奈和落寞。但是导演并没有用悲伤哀婉的曲子来配乐,却让陈桂林弹起了表达少女青春活泼气息的《致爱丽丝》。在这里导演用轻松活泼的音乐来代替了本来的苦闷和失落,音乐和画面的结合,使观众得到了一种别样的情感的宣泄。
三 音乐以传情
音乐最基本的作用是用来抒发感情。在影视作品中为达到渲染效果经常借用音乐。这其中最有趣的一段配乐大概就是陈桂林为女儿做纸钢琴时候的音乐了。女儿一边玩超级玛丽,陈桂林一边画键盘、测量、安装、摆书,游戏的音乐一直伴随着陈桂林的每个动作。音乐的游戏感和陈桂林的严肃构成了一种戏剧滑稽之感,但是我们却不会感到突兀,因为这个音乐是从女儿的游戏里传出来的并非“有意”为之,不过从音乐里我们似乎得到一种暂时的放松和轻快。陈桂林到淑娴家里质问淑娴是不是和王抗美好上了,在知道答案后他一个人孤单单的走在街道上,这时那首淑娴和在一起时为他讲解的俄罗斯情歌响起,只是那时的两人情意相通顾盼生情,此时佳人不在。孩子的问题还未解决,爱情上又遭遇危机,这时的陈桂林心中的哀愁几何多!甜蜜的爱情歌曲就当做是对以往的缅怀吧!在影片一小时三十四分的时候,出现了一场歌舞。在破败的厂房里,工人们在这里尽情的歌舞。鲜红的舞裙和灰暗的厂房形成鲜明的对比,没有语言的伴奏纷杂而有序一切如仪式般向前进行,一切的压抑和苦闷在音乐和舞蹈中得到尽情而极致的宣泄。高昂却并不欢乐的音乐,高傲却并不热情的斗牛舞只是在“无声”的“欢送”已经逝去的“光荣岁月”。作为观众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同情和悼念。
《钢的琴》对于音乐的使用别具风格,从影片开始到结束一直伴随着音乐,大概有45首歌曲。音乐和影片的内容结合的合理自然,无论是展现人物状态和情绪,还是展示背景的音乐,基本上都为影片的叙事和人物塑造增色不少,也弥补了影片中一些小的瑕疵。但是也有一些人以音乐太满诟病影片,但是我个人很喜欢这种风格,此曲未停,彼乐又起,此情为尽,彼情已升。虽然在音乐和影片叙事的衔接出有些硬伤,但是瑕不掩瑜,《钢的琴》仍不失为一部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