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口创新点系列化一一孙海平谈东莞虎门2022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

分类: 广而告之 |
突破口 创新点 系列化
一一孙海平谈东莞虎门2022第2届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
本报讯
孙海平坦言,总体水平比较高,正如评委会主任焦晓光女士在《评审报告》所说,本次邮展具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显示出粤港澳大湾区集邮联盟的强大实力和美好前景。不少展品从选题到编组及素材选用都值得称道,尤其是反映粤港澳大湾区邮政发展历程的相关邮集,更是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孙海平介绍,在189部竞赛性展品中,评出了金奖4部、大镀金奖20部、镀金奖31部及一框集邮展品金奖2部、镀金奖11部,沾“金”比例为35.98%。
记者请孙海平总结一下本届邮展有哪些特色。孙海平认为,第一,在邮展形式上是一个突破口。由于地域的优势,广东邮协多次举办粤港澳邮展及学术研讨会,2019年9月26日至10月7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邮展还在广州举办。之后,粤港澳三地集邮组织本着共生互动、合作共赢的精神,深入探讨,达成共识。粤港澳三地唇齿相依,同根同源,共生共荣,同属于岭南文化核心圈,都处于祖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而且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应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大湾区集邮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秉承粤港澳三地的集邮文化传统,充分发挥三地的集邮水平综合优势,在集邮展览等领域积极开展突破式的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为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做出集邮文化方面贡献。通过轮值承办两年一届的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不断推进集邮活动的联动,构建三地集邮界交流合作新格局。第二,在邮展内容上有许多创新点。最值得称道的是引入“元宇宙邮展”的概念,线下、线上同步办邮展。通过科技手段实现远程观展,实现用户漫游、实时互动,构建一个“虚实交互,虚实共生”的体系,进一步扩大集邮展览的社会影响力。配套活动还有粤港澳大湾区集邮高峰论坛暨集邮联盟会议等。第三,为今后邮展的系列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连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集邮展览,不断梳理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集邮传统与资源,加强集邮展品创作、集邮产品开发宏观指导,培育多元化发展的大湾区集邮文化生态,形成大湾区集邮文化共同体,使之成为中国集邮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个重要枢纽。同时,系列化地推出反映粤港澳地区邮政历史发展的集邮展品和研究成果,通过集邮讲好大湾区的故事。
“在东莞虎门举办的国家级专项性竞赛类集邮展览,是一场盛大的集邮文化盛宴,虎门,用心了!”孙海平最后说。(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