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坤:适者生存,适者有寿,适者艺术长
(博客稿)

吴老在介绍自己设计的邮票
王宏伟手机摄影

吴老在封上题字:“我们共同为集邮爱好者服务”
何欣摄影
4月22日,本报记者应邀来到邮票设计家吴建坤老师家中采访。记者见到,在显著位置挂有一幅他写的书法“适者有寿”,记者不解其义。吴老问记者:“你一定知道‘适者生存’吧?”记者说:“知道”。吴老说:“适应了环境的人不仅能生存,还可以长寿!”记者恍然大悟。“当然,这里所说的‘环境’不只是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以及一切规律性的东西。”吴老接着说。记者问吴老:“邮票设计家如果掌握了邮票设计的规律,也一定艺术长青吧?”吴老点头称是。
吴老1955年开始邮票设计,1995年年底退休,40年时间设计了50套邮票。为了此次采访,记者对这50套涵盖“纪特”“文”“编号”“JT”“编年”各个时期的邮票进行了一番梳理,认为吴老设计的邮票虽然套数不是最多,但设计的邮票种类很多,设计手法也多样,有水粉画、版画、摄影以及几种手法叠加在一起的复合手法等,使得所设计的邮票风格各异,气象万千。而无论采用哪种手法设计,都因循了邮票设计的规律——方寸画幅,气势千里;色彩丰富,中国特色;画面直观,字体清晰……不仅让美术界、设计界人士看了心悦诚服,更让广大集邮者喜闻乐见。
“集邮者尊称我们是邮票设计家,是集邮者对我们的厚爱。我们设计的邮票,一定要让集邮者满意,因为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集邮者服务的。”吴老说。记者请吴老在封上写一句邮票设计40年最想说的话,吴老不假思索,拿笔在封上写下:“我们共同为集邮爱好者服务,吴建坤”,并钤印。(记者
王宏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