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叙利亚动武,重在向世界刷“存在感”
今天(4月7日)凌晨,美国对叙利亚一个空军基地发动突然袭击,向该基地发射了50多枚巡航导弹。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王勇在东方网撰文《美国悍然对叙利亚动武违反国际法》指出:美国动武的原因——叙利亚毒气袭击事件的来龙去脉、证据材料等缺乏客观性;美国动武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规定,违反国际社会关于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基本共识。那么,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啥要对叙利亚动武呢?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撇清“亲俄”关系。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公认的“世界强人”,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与普京斗了几年,包括在叙利亚问题上,几乎都是败下阵来。特朗普从竞选到上任,一直给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亲俄”的形象,甚至有巴结讨好俄罗斯和普京的意味,由此广受诟病。美国这次悍然对叙动武,尽管知会了俄罗斯,但没有要求和希望俄罗斯同意,完全是特朗普的单方面所为。特朗普显然是要告诉世界:你们不是说我“亲俄”“媚俄”吗?我是美国总统我怕谁?似有与俄罗斯撇清关系的味道。
第二,展示“强人”形象。普京是“世界强人”,特朗普也是“世界强人”,这是特朗普这次对叙动武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奥巴马不敢干的,特朗普敢干。2013年叙利亚东古塔地区发生化武袭击事件后,美国没有采取行动,美国媒体批评奥巴马在叙利亚问题上“过于软弱”,特朗普不希望重蹈奥巴马的覆辙;二是警告叙利亚政府,你敢用化武,我就敢动武。特朗普曾公开表示,叙利亚4日再次发生化武事件,已经“突破了多条红线”,美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三,找回“主角”地位。叙利亚内战已经持续6年,局面基本被叙政府和俄罗斯主导,美国事实上已经被边缘化。特朗普上任后,显然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长期化,总想寻找机会找回美国的“主角”地位。这次美国悍然对叙动武,说是特朗普蓄谋已久也好,临时起意也好,都表明美国不希望在叙利亚问题上成“配角”,而是要唱“主角”。
无论撇清“亲俄”关系,还是展示“强人”形象,抑或找回“主角”地位,都是特朗普要向世界刷个“存在感”。以前,美国也常以“打击恐怖袭击”为借口,对利比亚、苏丹、阿富汗等国家动武,但只要政治目的达到,一般不会有后续行动。美国这次对叙动武,到底还有没有后续动作,目前难下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半岛局势持续升温的态势下,特朗普首先将巡航导弹飞向了叙利亚,确实刷足了“存在感”。
(毛开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