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救命神器”切忌想安就安
在福州台江万达附近的宇洋中央金座写字楼内,新进了一台“会说话”的“救命神器”,它叫自动体外除颤器(英文简称AED),这是在福州公共场所安装的第一台。据悉,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在心脏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内,若周围的人能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或使用AED,真能救人一命。(4月6日《海峡都市报》)
我国每天约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有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安装AED,有关国家和地区安装AED并成功抢救了很多市民,在这种现实语境下,安装AED似乎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然而,事实不尽然,“救命神器”切忌想安就安,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想清楚。
首先,有多少知道AED。从报道来看,记者随机采访的30多位市民,仅有不到1/3的人知道AED。还有2/3的不知道AED,那么,AED安装来干啥?
其次,有多少人会用AED。有专家说,使用AED很简单,只要经过简单培训,普通百姓也能用。但是,专家认为简单的事情,对百姓而言不一定简单,普通百姓使用AED,真能起到抢救生命的作用吗?会不会把事情搞得更糟,让生命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再说,哪些情况下该用AED。有人因为低血糖晕倒了,有人喝酒醉倒了,是否也用AED?晕倒醉倒等情况与心脏骤停有啥区别、该不该用AED,普通人怎能分辨?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有人倒地,百姓就提着AED上前抢救,岂不弄成天大的笑话?
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普通百姓使用AED急救病人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AED坏了怎么办。安装和使用AED,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因为这不是小事,而是事关人的生命的大事。
当然,在城市公共场所安装AED,建立AED救治网络,确实能为需要者撑起生命的保护伞。但是,AED切忌想安就安,因为这不仅牵涉日常检查、耗材管理和维护等问题,更牵涉急救生命的专业性问题,搞得不好就会好心办坏事,对他人生命造成无谓的伤害。所以,安装AED应慎之又慎,尽量把问题想周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maokaiyun1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