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农民成为“夹心人”缘于政绩观跑偏

(2015-03-30 07:17:57)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政

毛开云:农民成为“夹心人”缘于政绩观跑偏

 

 

    南方某省为了完成到2020年新增农村转移人口城镇户籍1000万的目标,运用行政力量,实行指标驱动,2012年和2013年短短两年就完成“农转城”人口近500万,这一数字几乎是政策实施前的20多倍。过分强调速度和进度的结果,就是出现了以土地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为表象的“数字城镇化”,一些地区的农民成为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乡的“夹心人”,日子真真是不太好过了。(3月29日《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正式公布,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确定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按照官方解释,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然而在不少地方,新型城镇化被曲解和误解,有些地方领导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土地城镇化、户籍城镇化,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民成为了“夹心人”。

 

    农民成为“夹心人”,缘于政绩观跑偏。为了政绩,为了GDP,一些地方不顾发展规律,大搞“填海造城”和“农转城”,不仅导致“夹心人”出现,而且致使“楼陷陷”频出。2013年9月6日,新华网对这种情况进行报道,标题叫《填海造城 南沙多个楼盘成“楼陷陷”》。

 

    事物发展有规律,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也有规律。只要按照规律办事,才不会受到自然的惩罚。然而这些浅显的道理,常常被政绩思维取代——每年完成多少农民“进城”任务,时不时出现在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甚至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了完成农民“进城”任务,一些地方下指标、限时间,对工程倒排工期,甚至强行推动工作进程。如此一来,农民成为“夹心人”成为必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夹心人”农村和城市两头不落实,这是什么新型城镇化?

 

    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在十八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外,又加入了“绿色化”,并且将其定性为“政治任务”。新型城镇化尚且搞不好,怎么搞好“绿色化”?杜绝农民成为“夹心人”,必须纠正片面将发展等同于成规模、上档次的错误认识,必须避免过度依靠“指标化”“行政化”等手段解决问题。一句话,政绩观不纠偏,“夹心人”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