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用“去粗取精”态度规范网络语言

(2014-11-29 08:05:08)
标签:

时评

分类: 文化

    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11月28日《北京晨报》)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广电总局禁止广告中用“人艰不拆”等网络语言,笔者个人是非常赞同的。但是笔者认为,应该用“去粗取精”的态度来规范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肯定有与时俱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由于网络空间鱼龙混杂,网络语言也肯定存在不规范甚至“三俗”的问题。对于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要不得,全盘接受同样要不得,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首先“拿来”,然后规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时下,很多网络语言确实需要吸收进来:文字的,比如“给力”“点赞”等;图标的,笔者个人非常喜欢QQ表情“微笑”,聊天时常常使用这个图标。当然,也有不少网络语言或“三俗”,如“你妹”“蛋疼”等;或随意篡改、乱用成语,把“尽善尽美”改为“晋善晋美”,把“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或生造词语,将几句话浓缩为一个词,让人不知所云,如“十动然拒”“十怒然应”“人艰不拆”等。

 

    语言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需要继承,需要发展,但不容玷污,不容亵渎。规范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要;是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确保文化安全的具体举措。每个人对祖国的语言文字,必须要用尊重和敬畏之心。

 

当下是网络时代,中国网民已经达到6.32亿,创造了不少精彩精美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越来越成为人们网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网络语言泥沙俱下,整治和规范网络语言,维护中国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刻不容缓。

 

广电总局禁止广告中使用“人艰不拆”等网络语言,不仅应该而且必要。每一个人尤其是网民,必须养成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将精彩的、优美的、有生命力的网络语言发扬光大,把不符合国人习惯和传统的、不规范不健康的网络语言统统扫进垃圾桶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