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城市建设要“长规划”而不是“常规划”

(2014-11-21 15:16:51)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政

    四年前为迎广州亚运会,耗资8亿打造西关最大的广场;四年后,因地铁8号线施工,广场又被拆了一半——今年9月,媒体质疑陈家祠广场被拆成了“短命建筑”,有市民直斥太浪费。昨日,在由广州市选出的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到陈家祠广场集中视察时,荔湾区政府方面回应,不仅没有造成浪费,还省了钱,加快了地铁建设。(11月21日《新快报》)

 

    按照荔湾区方面的解释,陈家祠广场项目早在1996年就开始实施了。而在1996年和2009年两次推进陈家祠广场项目时,地铁8号线北延段经过陈家祠站的方案尚未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家祠广场建了又拆好像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然而,陈家祠广场建了又拆无疑犯了规划短视的毛病。

 

    从1996年推进陈家祠广场项目算起,到今年也就18年。而在罗马,2000多年前的建筑依旧保存完好;在巴黎,三四百年前的建筑至今依然正常使用;在我国,为啥投入巨资修建的建筑物,仅存活几年十几年就被毁掉了呢?显然是规划短视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巴黎大规模建设差不多是300年前的事今天的巴黎老城和几百年前没有什么差异,马车时代规划的城市道路到汽车时代仍不落伍,甚至连200年前规划的下水道今天仍在正常使用。而我们,5年前建成的高速公路就要扩建,10年前建的楼就要炸掉,18年前建的陈家祠广场又,相比巴黎我们无疑应该汗颜。

 

    别人是“长规划”,我们是“常规划”。因为我们的规划总是近视眼,总是赶不上变化,所以许多建筑就是被短视的规划“规划”掉的。陈家祠广场建了又拆,当然缘于规划短视。

 

   网上有个说法:为什么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奋斗了几千年,到新中国建立时仍然一穷二白?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总是用简单的办法搞建设,总是推倒重来。其实,没有继承的发展是走不远的。不解决规划短视的问题,陈家祠广场建了又拆的情况根本无法杜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