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天府评中评”,生命力几何?

(2014-08-09 19:46:53)
标签:

时评

分类: 文化

    一转眼,“天府评中评”一周岁了。在“天府评中评”抓周之际,无论作为一名天府人还是旁观者和参与者,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天府评中评”,生命力几何?

 

    我没有参与“评中评”,却每天关注“评中评”。在“评中评”中,胡文江、婧蓝、李海丰、张继、张清友等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他们的点评,或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自成一文,或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回味无穷。是他们的关注,让“评中评”茁壮成长;是他们的坚持,使“评中评”羽翼丰;是他们的坚守,助“评中评”枝繁叶茂。

 

    没有参与,不等于旁观。其实,我也是“评中评”中人,因为偶有文章入选,偶有文章被点评。对于点评我的文章的各位朋友,无论慷慨出手还是惜墨如金,无论热情鼓励还是大加挞伐,我都充满感激和感恩。是你们,给我在时评路上继续前行的动力;是你们,让我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是你们,催促我在稿件质量上更上层楼。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天府评论是我的良师益友,“天府评中评”在我的眼中和心中一天天长大,那么,“评中评”抓周,我不能只说好听的话,这不是我的性格,也不是“评中评”的风格,更不是天府评论的本色。正因如此,我想对“评中评”说几句真话。

 

    第一,“评中评”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老是几张老面孔,时间一长,会有审美疲劳。金钱不是万能的,但金钱可以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可否尝试一则点评给3元、5元、8元、10元的润笔费,以吸引更多的没有固定时间参与的点评者参与

 

    第二,“评中评”的质量有待提高。有的点评,已经形成一种模式和格式;有的点评,只说好说,不说不好的;有的点评,完全来自文章本身,没有自己独到观点;有的点评,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含金量”。写时评需要水平,“评中评”更需要帮助时评作者提高水平,帮助有志于加入时评界的读者尽快入门。

 

    第三,“评中评”只评文章不评人。文章的长处和特色在哪里,文章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提高,文章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文章值得借鉴和不能学习的地方有没有,这些才是“评中评”的内容。至于作者是谁、名气如何、业绩怎样等情况,特别对文章作者带有偏见的、贬斥的甚至涉嫌侮辱的内容,显然不应出现在“评中评”中。

 

    “评中评”生命力几何?这个问题我也不好回答。“评中评”才抓周,我不预言她“夭折”,也不奢望她“长寿”乃至“高寿”,而我只想说,“评中评”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是时评写作的一种延伸,是时评频道的一种探索,是网站自足的一大法宝,需要网站领导者、时评编辑、时评作者、点评者和广大读者共同呵护。如果“评中评”能让大家学有所得、有所收获、实现共赢,那么,“评中评”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若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评中评”可能都会前景不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