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各路记者八仙过海,各种媒体各显神通。然而笔者注意到,无论媒体还是记者,关注官员和明星代表委员的很多,而关注基层草根代表委员的却很少。为此笔者呼吁:请多关注基层草根代表委员。
官员代表委员见多识广、能说会道,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站得高、看得远,能够为国家决策提供宝贵意见。明星代表委员声名显赫、威名远播,受到关注自然在情理之中。但是不能忘了,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基层草根代表委员就是两会代表委员中的“群众”,他们说的事情虽“小”,却件件事关群众切实利益。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采用的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媒体和记者报道两会,同样应该采取“既关注官员和明星代表委员,又关注基层草根代表委员”两条腿走路的办法。
中央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要把镜头对准基层,要把版面留给群众,要把话筒递给百姓。新闻记者要“走基层”,新闻报道要“三贴近”,新闻宣传要“接地气”。在这方面应该说,所有媒体在平常时候都做得不错,而在两会这个大舞台上,怎么就做得不够好了呢?媒体关注财政部长、住建局长等,完全应该;记者采访赵本山、崔永元、姚明、刘翔等,本就没错。但是,那些从大山里走来的、从基层来到北京的代表委员,是否应该多一些镜头、多一些版面、多一些声音呢?
如果可以把官员和明星代表委员比作“大”,那么当然可以把基层草根代表委员比作“小”。而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是否应该从“小”做起呢?2月26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作家肖复兴的小说《白菊花 黄菊花》,就是反映的小人物身上有大情怀。肖复兴在谈到为啥写《白菊花 黄菊花》时说:“在我的写作中,更在意凡人小事,更在意日常常见却容易忽视的那些或温馨或心酸或心痛或发人深省的细节,特别是它们与我哪怕细微如蝉翼一样的感情碰撞,也是可以触及到它们和我自己的心灵深处。”肖复兴坦言,短篇小说更应该从这样的“小”处入手。肖复兴的写作态度,是否能给报道两会的记者和所有媒体一点启发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