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读懂网友自测PM2.5背后的民意

(2014-02-26 09:54:16)
标签:

网友自测pm2.5

杂谈

分类: 民生

    昨天中午,一名网友发布了一则配图微博,图片中一台粒子计数器屏幕上显示PM2.5的数值达到了1013微克每立方米,PM10的数值达到了1953微克每立方米。该网友称,“这才是北京今天的真实PM2.5含量”。微博发布后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相关专家表示,把这种手持监测设备得出的数据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依据是不可取的。(226日《北京青年报》)

 

    网友自测北京PM2.51000,这个惊人监测数值引发很多疑问,说明自测结果没有受到公认,不但专家不认可,就连网友也不买账。尽管如此,网友自测PM2.5却受到了网友和官方高度关注,这背后的民意无疑应该读懂。

 

    2012年底开始,“雾霾”堂而皇之地闯入公众视野。2013年,十面“霾”伏袭击大半个中国,“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仅20131月,就有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2014“雾霾”持续张狂,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以前,人们谈“癌”色变;而今,随着“大气污染比非典可怕得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语)、雾霾与肺癌有“7年之约”、雾霾会影响生殖能力等“雾霾”传言不断渗透,人们谈“雾霾”色变。网友自测PM2.5,展现了国人“恐霾”的真实心态。

 

    国人“恐霾”,必须“治霾”。国务院早已下发《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环保部已经从去年10开始至今年3在重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区市建立协作长效机制,深化区域联防联控……一场“治霾”的攻坚战已经打响。

    

    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表示,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目前雾霾天高发的根源。换言之,“雾霾”既是“天灾”,更是“人祸”。如何避免人类制造“人祸”危害自己,这是政府、企业、个人和全社会都必须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雾霾”,并不可怕;“治霾”,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政府“治霾”坚持“常”“长”二字,只要企业坚持把环境保护摆在经济发展的前面,只要官员不在GDP排位上徘徊和纠结,只要人人都为“治霾”出一份力——少开一次车、少抽一支烟众志成城对抗“雾霾”,“雾霾”一定只能“打道回府”,“治霾”一定能够大功告成,“恐霾”一定会是虚惊一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