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高考“去外语化”是中文正本清源

(2013-12-09 07:49:19)
标签:

高考“去外语化”

教育

分类: 教育

昨日,教育部网站披露了已经制定完成的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的部分细节。在高考改革中,将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而进行社会化一年多考。(12月8日《新京报》)

 

教育要“去行政化”,高考要“去外语化”,这是有识之士近年来的共同呼声。教育“去行政化”,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众看到曙光;教育部探索外语考试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迈出了高考“去外语化”的第一步。只有久久为攻,高考必将迎来“去外语化”的那一天

 

高考“去外语化”,不是不可能,曾经的中考就不考外语。在中考中,外语从无到有,从按30%计入总分到按100%计入,仅仅经历了短短几年时间。外语可以在中考中匆匆地“来”,为啥不可以在高考中慢慢地“去”?有“来”有“去”,这才符合历史规律,才符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新中央指示精神。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进程加快,外语的作用显而易见,全民学外语当然应该。然而,全民考外语,实在无必要。在职称评定中外语热渐行渐远,这是一种理性回归。高考“去外语化”,既是一种迟到的清醒,更是难得的文化自信。

 

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4-2016年中考中招改革框架方案》确认,从2016年开始,北京高考将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从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考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与此同时,语文则由原来的150分提高到180分。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桑锦龙对此表示,通过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这样的导向,强化母语教学,可以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契机。

 

12月8日的“光明网评论员”文章指出:高考“去外语化”,有利于中文的正本清源也能从骨子里真正给孩子减轻负担。确实,我国基础教育要想长袖善舞,我国高等教育要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给外语教育降火退烧、让其回归工具属性,必须保证母语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使其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