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每年“输死”10万人:“利”字作祟
(2013-09-09 07:26:32)
标签:
每年“输死”10万人杂谈 |
分类: 民生 |
患者想输液,当然是希望病好得快,输液确有口服药不具备的“见效快”、“不过敏”等优势。而医生喊输液,纯属“利”字作祟。何以这样说,大致三个原因:
一者,任务使然。一些医院给科室定任务,科室给医生定任务,根据输液等药品使用的数量来考核医生。有数据显示,在国内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中,药品收入占到整个收入的70%以上,很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几乎等同于“输液室”。
二者,回扣使然。一般医药代表给合作医生的口服药返点在10%左右,输液药品的返点却在15%;小药厂或是小品牌的药品,给到相关合作医生的回扣比例还要更高。
三者,考察使然。如果某医生和某品牌的医药代表合作愉快,一年或半年下来,该医生很有可能被请去“考察学习”,这早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正是有了这些“利好”政策,一些医生忘却了医德,为了私利铤而走险。
每年10万人死于输液,给“过度输液”、“以药养医”等弊端敲响警钟。避免“过度输液”,国外医院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如果医生的输液量过高,又不能作出符合医疗原则的解释,该医生可能会被吊销执照,或者其处方不能得到医保报销。而在我国,当务之急是斩断医院、医生、医药代表等构成的利益链,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渐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医药分开”,杜绝“以药养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