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医患纠纷在所难免,面对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医疗纠纷,应该怎么办?昨日,宿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调处工作的通知》,为处理医患纠纷制定了一份“操作手册”。(6月22日《宿迁晚报》)
一个巴掌拍不响,医患纠纷是医患双方的问题。发生医患纠纷,应该医患双方首先各打五十大板。然而一个现实是,医患纠纷中强弱关系不言自明,所以,人们常常把医患纠纷的矛头直指医方。
如何正确处理医患纠纷,宿迁出台的“操作手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医患纠纷“操作手册”重在规范操作:只有规范操作,才能化解医患纠纷;如果操作不规范,只能让医患纠纷火上浇油。
篡改病例,是一些医院在逃避责任时经常采取的办法。对此,“操作手册”规定:有患方在场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迅速封存病历资料、相关器械和药品等实物,妥善保管,以备检验和鉴定。这里的“患方在场”、“迅速封存”、“妥善保管”就是关键词,就必须规范操作。众所周知,医院和“相关部门”是“老熟人”,而患者和“相关部门”平时没来往,在“潜规则”盛行的当下,会不会有人“背后做手脚”?倘若真是这样,只能损伤政府和医院公信力、伤害患者的心和社会公平。
“医闹” ,不仅干扰医院的正常运行,而且影响其他病人的合法权益,严打“医闹”是全社会的呼声。为此,“操作手册”规定:依法严厉打击职业“医闹”。然而,仅仅“严打”还不行,还必须分析“医闹”是如何产生的、到底应该如何鉴定……只有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对症下药”,才能减少甚至杜绝“医闹”。
有了“操作手册”,解决医患纠纷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行“操作手册”必须注意两点:一要规范操作,二要医患双方一视同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