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热议“呵呵”暴露社会科学亟需普及
(2013-06-24 15:25:50)
标签:
热议“呵呵”杂谈 |
分类: 社会 |
对于“呵呵”一文,有褒有贬,这很正常,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文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第二,文章产生了一定的共鸣。从某种角度说,这本身就是这篇论文的成功之处。论文的学术价值如何,只能由专家去评说。笔者作为一名普通人认为:有人看、有人读继而引发热议的文章,一定不会是很差的文章,至少这个选题已经吸引大家的眼球,已经勾起大家热议的欲望。
论文的指导教师、华东师范大学任教22年的教授李明洁说:“对于社会科学来说,大众关注的问题就应该是学术研究的焦点。‘呵呵’大家都在用,也很了解。社会语言学包含社会性质,‘呵呵’大家用得这么多,如果我们视而不见,那我们就是失职了!”此话一语中的,硕士为啥要就“呵呵”,这是最直接的回答。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处赖勤认为,社会科学研究应面向社会、面向民众。学者应该学会使好“两支笔”:一支是保证做好学问的“学术之笔”;另一支便是通俗易懂的“大众之笔”。这话值得全社会反思,尤其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该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