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新报》报道:近日,家住内蒙古赤峰市新城区的刘女士反映:今年初她在北京九鼎创展门业赤峰经销处购买了6套室内复合门,拆开包装后发现这些木门存在诸多问题,经多次联系,生产厂家和经销商之间互相推诿,至今没有解决。
新门有质量问题,九鼎创展门业与经销商踢皮球,令消费者大为受伤,着实令人愤怒。然而,回想事情的经过,消费者也当反思。
据报道,刘女士以13600元的价格定制6套门,当时交付预付款8600元,订货单的交货日期是今年1月20日。然而,1月17日,经销商到刘女士家中,刘女士就将剩余尾款5000元拿给了经销商。这正是刘女士的最大“败笔”。
货到付款,这是常识。你把所有的款项都付清了,自然只能由商家“打整”。目前,很多商家身上没有流动道德血液,心中没有装着消费者,他们的脑子中唯有两个字:利和钱。只要有利可图,啥事都干得出来;一切向钱看,见钱眼开、见利忘义。
都说消费者是上帝,是商家的衣食父母,刘女士正是相信了这些话,低估了商家的智商,因而陷入了遭遇踢皮球的窘境。如果刘女士有一双慧眼、多一个心眼,能够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给黑心商家任何可趁之机,黑心商家纵然有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估计也难以施展腾挪跌宕的伎俩。
事已至此,刘女士只有一条路可走:找“娘家”消协帮忙。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消协帮忙维权成功,刘女士花费的人力、时间和精力,“收获”的火气、怨气和怒气,等等一切,又岂是“维权成功”四个字所能化解的?而且维权之路说不定还迂回曲折呢!
近年来,消费纠纷不断。但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每一起消费纠纷,商家和消费者肯定都有“份儿”。只有消费者硬起来,商家才能软下去;只有消费者强势,商家才能变得弱势。没有消费者,商家只有死路一条,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减少和杜绝消费纠纷,需要商家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更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扎紧“钱袋子”,千万别让自己的钱轻易就掉进了商家的腰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