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软洽会”与成都齐飞

(2013-04-13 12:49:38)
标签:

“软洽会”

杂谈

分类: 社会

       今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软洽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为期两天的会议设置了专题论坛7个,行业活动2个,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800多家知名企业IT精英参与,预计会议规模将超过3000人次。(411日 成都日报)

    “软洽会”在成都落地生根、发芽开花,已经结出累累硕果;成都因“软洽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目前已经声名鹊起。“软洽会”和成都,就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你因我而精彩,我为你增光彩。

 

“软洽会”今年11岁了。回首11年前,仅有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法国、爱尔兰、德国、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8个城市的260多名中外软件行业代表参加会议;而今,来自五湖四海的800多家知名企业、3000多名IT精英参与盛会,足见“软洽会”不仅羽翼丰满,而且展现出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四川省会——成都,软件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产业规模、人才队伍、创新能力、企业实力、国际影响、特色领域等方面显著提升,成为了辐射中西部软件产业的中心地区,也是中国西部最为集中的软件产业聚集区。201112月,国家工信部授予成都“中国软件名城”称号,成为继南京、济南之后全国第三个、中西部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这既是对成都软件产业过去十多年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意味着成都软件产业发展登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软洽会”和成都一起成长、一起扬名、一起收获,两者相濡以沫、相得益彰,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但是必须看到,“软洽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如何创新、如何保持持久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需要成都在这方面挖空心思、绞尽脑汁;虽然成都从事软件产业的新锐IT英才已达2万名,企业的规模已逾500家,但毕竟存在企业年龄短、企业规模小、人力成本占比高、从业者工作强度大等特点和弱点,还需要通过“软洽会”让成都软件产业快速上升,从而成为成都创新创业的主力军,成为中国和世界了解成都的重要窗口。因而,“软洽会”和成都还必须更加手牵手、心连心,齐心思奋进,同心创辉煌。

 

“软洽会”和成都“合作”11年了。11年里,两者从“相识”、“恋爱”到“成家”、“创业”,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牢靠的“关系”;11年里,两者共同端出的“主题论坛、专题论坛、行业活动、产业沙龙、产业洽谈、产业发布、项目展示和参观考察”等一道道大餐,已经让全世界的软件高手赞不绝口、回味无穷、不吃不行。也就是说,“软洽会”和成都之间,不是谁离不开谁的问题,而是世界离不开“软洽会”、离不开成都的问题。“软洽会”和成都成了利益共同体、命运连通体,只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荣共生、相伴永远。

 

   “软洽会”是成都软件产业与世界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已经成为成都IT产业国际化的名片;成都已经、正在和必将让“软洽会”永葆青春活力、永远魅力四射,让全世界的IT英才拜倒在“软洽会”的“石榴裙”下。第十一届“软洽会”,是“软洽会”和成都“合作”的又一个新起点。在新的起点上,两者必有新合作,拓展新内容,展示新风貌,取得新辉煌——“软洽会”与成都齐飞,必定聚名气、人气、财气、商气等为一体,“气”宇非凡、“气”贯长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