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燃放烟花考验首都城市素质
(2013-02-10 10:37:56)
标签:
燃放烟花考验首都城市杂谈 |
分类: 民生 |
过年燃放烟花,无论从传统还是情理来说都无可厚非。但是,当北京市委市政府连续3天发短信“春节北京无一天适宜放鞭炮”后,是否燃放烟花无疑考验首都的城市素质。
城市素质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人的素质包括政府的素质、部门的素质和市民的素质。政府是否有威信,关键在于令行禁止,政府的规定、倡导和建议如果能够得到认真贯彻执行,并一路畅通无阻和不打折扣,那么,政府的素质肯定很高。就说春节燃放烟花,如果政府能让市民做到“喊放就放、喊不放就不放”,这当然体现政府的高素质。
部门相当于“中介”,将政府和市民有机联系在一起。急救、消防等部门除夕夜联合驻勤,对于爆竹炸伤人员,120将免费急救送医,体现了部门的高素质。但是,部门的高素质除此之外,还重点应该体现在如何减少甚至杜绝因为燃放烟花而发生安全事故、因为燃放烟花而造成人员伤亡方面。
虽然今年北京市政府依然允许有条件地燃放烟花,但是,既然政府说了“春节无一天适宜放鞭炮”,如果市民因此而自觉不放烟花,那么,市民更加体现出了高素质。同时,市民的高素质映衬了部门的高素质——市民不放烟花,部门自然无事可做,更谈不上120免费急救;映衬了政府的高素质——政府的短信百姓都能自觉响应,还怕政府的规定和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么?城市素质最根本的就是市民素质,因为部门和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是市民。
燃放烟花考验首都城市素质,而主要考验的是市民的素质。再进一步说,首都市民的高素质,一定程度上将带动和影响其他城市的市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