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本该2小时内报告的事故为啥拖延了5天?
(2013-01-06 10:39:15)
标签:
事故为啥拖延了5天杂谈 |
分类: 民生 |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月5日下午5时左右,河北省邯郸市市区突发大面积停水事故。事故原因是邯郸接山西省有关部门通报,漳河上游浊漳河山西境内发生了事故性污染物排放。目前,邯郸市的水质检测报告尚未出炉,政府提醒民众暂时不要饮用漳河水。(1月6日中广网)
报道称,事故发生于2012年12月31日,山西省环保厅1月5日获知消息时,中间间隔了5天时间;河北省接到山西省的消息时,事故已经发生五六天了;初步调查的结果是一个装有苯胺的罐发生了泄漏,据山西省环保厅副厅长刘大山介绍,苯胺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人体若吸入或接触,会造成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等。既然如此,世人不禁要问:有多少受到污染的水,吃进了河北市民的肚子里?有多少市民会因吃了这水而造成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
根据2012年3月山西通过的《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较大以上和暂时无法判明等级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报告,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两小时内报告省人民政府。那么,本该在2小时内报告的事故,到底是什么原因拖延到了5天之后才报告?
对于这起发生在山西境内、事关河北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当务之急应切断污染源头,防止继续污染。同时,应调查事故原因,尤其要调查清楚延期报告的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外,必须立即对吃了受到污染的水的市民进行身体检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最后,必须通过这个事件举一反三,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