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亲情被蚕食,须重提尊老爱幼
(2012-12-03 07:54:31)
标签:
重提尊老爱幼杂谈 |
分类: 民生 |
一个小小少年用稚嫩的双肩撑起苦难家庭的一片天,潘明龙的孝老爱亲事迹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被传为佳话。(12月1日《北方新报》)
潘明龙是一名15岁少年,本来还属于撒娇的年龄,因为父母残疾,他是三口之家中唯一的正常的健康人,所以他不得不少年早当家。全国优秀少先队员、第三届内蒙古自治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和第三届呼伦贝尔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是对潘明龙的极大补偿和最高奖赏。
读着潘明龙的事迹,笔者被一次又一次次感动。然而,作为一名与天天新闻打交道的人,笔者的心又一次又一次被刺痛:11月30日《广州日报》报道,砍杀不孝儿,自首老父被判3年;5月29日《苏州日报》报道,不孝之子拒绝赡养,公堂之上大打出手……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法定义务。曾几何时,孝道淡化了,责任不尽了,法定义务也不履行了,于是催生了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
其实,“孝”就一个字,何必凑够二十四?从潘明龙的身上,我们这些为人子女、为人父母者,尤其是那些与父母反目成功甚至大打出手者,能够受到一些启发和触动吗?“孝”之构成,上为老、下为子,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潘明龙稚嫩双肩撑起苦难家庭,给了世人一个启示:在亲情正在被蚕食的当下,必须重提尊老爱幼、孝老爱亲。而无论如何,子女尊老、孝老、敬老必须排在第一位,老人爱幼只能退而求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