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一年300亿,网民的钱咋这么好骗?
(2012-08-13 15:47:25)
标签:
网民的钱咋这么好骗杂谈 |
分类: 民生 |
日前,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部门联合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过去一年间,全国超过6000万网民因网络诈骗损失300多亿元。业内人士表示,网络诈骗金额正逐年上升,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加以遏止,解决制约中国网络零售业的这一突出问题。(8月13日新华网)
有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其中,网购用户达到1.94亿,而网购遇骗网民达到6169万,约占31.8%。6000万网民一年被骗300多亿,我们不禁要问:网民的钱咋这么好骗?
如此多的网民被骗如此多的钱,诈骗者到底有啥高招?据专家分析,诈骗者主要有三种伎俩:第一,诈骗网站借助搜索引擎,让其网站排在推广链接前列,并制造大量同样模板网站轮番推广;第二,不同网站联系方式都一样,通常只留有一个手机号、QQ号或400免费电话号码;第三,诈骗者通常模仿市场上热门名站建立仿冒网站,页面几乎以假乱真。
诈骗者如此猖獗,原因何在?归纳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很多诈骗网站根本没有在工商部门注册,他们利用境外服务器随便建立网站,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很难找到他们。第二,公安机关在处理诈骗案件时,由于警力有限,同时考虑办案成本,目前对于有些网络诈骗案件没有精力去做。第三,网民在网购过程中没有任何消费凭证,无法提供购买时间、地点、价格、商品名称等相关信息,消费者协会没有办法维权。第四,消费者到公安机关报案,需要提供更多的相关证据,一些消费者认为本身损失金额不大,与其如此麻烦,不如花钱买个教训。第五,由于电子商务打破了地域时空限制,消费者索赔成本大多数远远超过商品自身的价值,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第六,由于电子数据易于修改,经营者在发现被追查时,往往利用技术手段修改或毁灭侵权证据,使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对数据的真实可靠性难以确定,甚至根本就无从取证。
随着互联网商业化和社会化的发展,网购涉及百姓生产和生活方方面面。如何推动中国网络零售业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建立一个覆盖广泛的互联网可信验证服务体系,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全面的网站可信识别服务。其次,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的打击,对侵权人施以惩戒,对互联网参与者起到警示作用。第三,对互联网的安全及信用保障需要事后的法律救济这一屏障,通过行政救济、司法救济弥补受害人的损失,为互联网侵权的法律救济奠定坚实基础。第四,广大网民还需自己长一双慧眼,看清网站的真实面目,在网购特别是在网购付款前多动脑想想:我会不会被骗、假如被骗如何维权……只要钱还在我们手里,再狡猾的网站、再狡猾的骗子也拿我们没奈何!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