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开云:揭穿黑幕,向“唯收视率论”开炮

(2012-08-06 14:56:48)
标签:

向唯收视率论

开炮

杂谈

分类: 文化

近日,电视剧《大祠堂》出品人王建锋爆料称,电视台可买收视率,一年只需5000万便可跻身全国任意地区的收视十强。对此,名嘴崔永元及不少电视台业内人士表示,希望能有司法机关介入,揭开收视率买卖的黑幕。(86日《华西都市报》)

 

   崔永元的《实话实说》,是一档深受观众喜欢的节目,就是因为收视率的原因,经历了14年峥嵘岁月的《实话实说》被迫停播。我不知道《实话实说》是否死于“收视率黑幕”,但我对因收视率而拿下《实话实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电视节目要看收视率,本来无可厚非,有收视率就有广告客户,有广告客户就会财源滚滚。但是,唯收视率马首是瞻,为了收视率而不择手段,或策划谋杀案,或大打绯闻牌,或表演脱衣秀,显然会顾此失彼,不仅影响公信力,而且会自己砸自己的牌子。既要收视率,更要满意率,这才是电视台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王建锋公开爆出收视率黑幕,一方面,世人感到莫名惊诧;另一方面,也是向“唯收视率论”开炮。其实,收视率黑幕早就已是潜规则,只不过王建锋这次充当了《皇帝的新装》中那个小孩子的角色。

 

    20107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电视收视率发现造假行为》消息,首次揭露了收视率样本户正被个别地方卫视“收买”的事实;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早在“2002中国传播论坛—中国电视剧传播学术研讨会”上就痛斥假收视率的现象,他说自己所在的山东省一家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已经停播三个月了,但收视调查公司根本不知道,依旧提供该栏目的收视率,而且收视率还高达30%。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收视率黑幕被揭穿,几家欢喜几家愁。应该说,多数电视台感到高兴,因为潜规则终于被人捅破了;也有的电视台表示不解,如,今年上半年遭遇收视“滑铁卢”的湖南卫视就大吐苦水,其生产调度中心主任宋点就在微博上公开喊“冤”。然而,世人不禁要问:以前的收视率调查究竟有几分真实?如果收视率不真实,留下的节目是否在糊弄观众?被拿下的节目又如何让人口服心服?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全国从事收视率调查的只有央视索福瑞一家,这样调查出来的数据,其公信力本身就令人质疑。再加上有的人“搞小动作”,可以想象此前发布的收视率中有多少猫腻。有消息称,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正在制定一套关于收视率调查的国家标准,并将于不久的将来广泛推行。尽管这个国家标准尚未出台,但不少电视台对此充满希望,收视率调查中只有尽可能排除掉利益关系和亲缘关系,这样的数据才更加客观公正。

 

   其实,收视率对受众远远没有作品重要,收视率从来不是衡量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曲高和寡”就是这个道理。揭穿收视率黑幕,消除收视率乱象,最根本的就是要改变“唯收视率论”在中国电视界的地位。只有改变以收视率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别让收视率的高低决定节目的生死,才能促进中国电视界健康发展。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