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780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近8成受访者认为做好人成本高。(5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做好人成本高,好人难做,做好人难,这话不假。简单说来,做好人至少面临五重成本。
一是经济成本。“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救学生,如果没有社会救助,仅靠她每月区区千元的工资而且没有医保,能治她的伤病吗?
二是道德成本。陈贤妹在18路人都对小悦悦不屑一顾的情况下救助2岁的小悦悦,其高尚行为却被人质疑为有物质化、低俗化、铜臭味等道德问题。
三是心理成本。南京“最美环卫工”沈现台捡到170多个钱包归还原主并多次为生病孩子捐款,不但得不到周围人认可,反而遭嘲笑,极大地增加了行善者的心理成本。
四是身体成本。无数做好人的人,或伤或残甚至牺牲生命,纵然留下一世英名,但对其个人而言,还有什么比身体、比健康、比生命更重要的呢?
五是其他成本。诸如做了好人之后,遭受亲情的冷漠、爱情的叛离等。
做好人成本高,但是好人非做不可!每个人不仅应当做好人,而且应该不以善小而不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丢了这个传统,就丢掉了做人的起码良心,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如果不做好人,长此以往,人将不人、鬼将不鬼,无数的贪官尤其是“贪坚强”就是例证;如果不做好人,长此以往,家将不家、国将不国,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清朝政府就是例证。只有人人都当行善者并且不受伤害,才不会让善良的人对行善望而生畏、退而却步;只有人人都做好人,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进步、更加文明!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