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创新监管部副主任尹龙在今天下午中国经济网举行的2012年部委网上系列访谈中表示,银行收费到底有多少项,各媒体报道的数字都不尽一致,现在到底有多少项也是银监会急于摸清的一个问题。(5月9日,中国网)
从尹龙的“表示”来看,银行目前收费到底有多少,银监会也不清楚,而存在于“急于摸清”的状况。银监会尚且不清楚,老百姓又如何能清楚呢?
“百度”上的银行是这样定义的: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银行是金融机构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它主要的业务范围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从这个定义看出,银行是干什么的,办理哪些业务,一目了然。而从银行办理的这些业务来看,银行好像不应该收费。然而,银行为啥就有如此多的收费项目呢?收费项目多得来让银监会也无法搞清楚呢?
原来,银行不满足于存款、贷款等业务,而是开辟了不少其他业务,比如,代办业务、保险业务、推销业务等。因为有多如牛毛的业务,所以就有多如牛毛的收费项目,所以就连银监会也搞不清银行到底有多少收费项目了。银行是服务业,哪些项目收费、收多少费,本来应该一清二楚,但是银行对此讳莫如深,百姓怨声载道,尽管收费项目取消了多次、取消了不少,但是百姓对银行的满意度依然高不上去,原因何在,银行最清楚。
当今是市场经济,银行业务发展快、业务品种多,这无可厚非。但是,服务收费项目的种类、金额等,显然应该让消费者明白。然而,银行在这方面的做法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消费者明白。消费者意见大了,就象征性地减少一点收费项目,暂时平息民愤,而实际情况是这儿减少、那儿补上,最终消费者还是被蒙在鼓里。这还不说,甚至连银监会也被蒙在鼓里,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还好,尹龙透露了一个好消息:目前银监会正在跟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着手研究适应目前社会银行服务银行收费的“新办法”。但愿这个“新办法”能够规范银行的收费项目和收费行为,不要让消费者再被银行蒙着整。然而,要制定出真正有作用的“新办法”,当务之急是银监会必须搞清楚银行到底有多少收费项目。如果连这个也搞不清楚,什么“新办法”也很可能是“瞎子摸象”!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