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亿元、1200瓶,这两个数字让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騋坐不住了。前一个数字是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列举的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后一个数字是媒体报道的贵阳市某区政府一年喝掉的茅台酒。为此,他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了《关于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的提案》。(3月7日《中国青年报》)
“三公经费”话题,在“两会”上不断升温。公款吃喝,广受诟病,然而屡禁不止,甚至越演越烈。3000亿这个一年公款吃喝的数字,肯定是保守的;1200瓶这个一年喝掉的茅台酒的数字,肯定不是最大的。但从这两个数字中,国人已经知道公款吃喝的厉害。遏制公款吃喝刻不容缓,否则,可能“吃”掉民心,“喝”掉党和政府的威信。说得严重一点,甚至影响党的执政地位——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遏制公款吃喝拿茅台酒开刀,这是一个好主意。民间有种说法很正确:喝茅台的人不买,买茅台的人不喝。这话直指公款吃喝甚至贪污腐败。要知道,在平常人家的请客中,一顿饭下来,往往是酒钱比菜钱多,有时甚至是多几倍十几倍。在公款吃喝中,更是如此。
“茅台酒十年来价格涨了十倍,背后推手就是公款吃喝!遏制公款吃喝,要用茅台酒做突破口!”
林嘉騋说,他之所以拿茅台酒开刀,是因为茅台最有代表性,“但我的目的是指向公款吃喝,不光茅台不能喝,其他超标接待的吃喝都应该禁止。”林嘉騋委员看得清楚、说得明白,所以他的提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林嘉騋建议遏制公款吃喝拿茅台酒开刀,贵州省副省长慕德贵一听就“毛”了:三公消费高不能怪茅台。慕德贵说得对,但不全对。三公消费高不能都怪茅台,但是公款吃喝消费高,茅台肯定是罪魁祸首。
当然,慕德贵说得也很有道理:三公消费和国家的管理体制是连在一起的,国家财政的下拨情况和“跑部钱进”的体制是造成三公消费的根本原因。公款消费背后还是一种分级、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项目管理体制,不把体制改了,怎么改三公消费?
然而,改体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有个突破口。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酒,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现在的公务接待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比阔气、讲排场,上面有人来检查了,随便吃点土菜不就行了吗?偏偏要上高档烟酒,生怕招待不周到。高档烟酒一上,公款吃喝的消费自然而然高高在上。
遏制“三公”消费,就从遏制公款吃喝入手;遏制公款吃喝,就以禁止使用公款消费茅台为突破口。这不仅是政协委员的呼声,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改体制就是一场革命,如果能够首先“革”茅台的“命”,中国的改革攻坚一定会顺畅许多。
(毛开云
四川宜宾晚报社)
加载中,请稍候......